《2019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报告》出炉 八成App隐私政策透明度不及格
已经过去的2018年,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一直备受关注。不管是去年年初的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还是号称史上最严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律的出台,以及多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都给社会各界敲醒了个人数据保护的警钟。如何在融科技不断创新及互联网金融行业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不少人士密切关注的话题。
3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基于贯彻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探索,举办了“2019第六届金融315高峰论坛”。
论坛上,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政府官员等三百位多位大咖齐聚一堂,围绕金融消费者保障展开,聚焦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治理、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研究员许可以“个人隐私、个人信息、 数据保护”为核心发布了2019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报告。
杨东表示,个人信息、隐私数据的保护和安全治理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字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个人隐私容易泄露,个人信息、数据保护等方面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他建议,当前首先应转变立法理念,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适用行为监管理念,并充分贯彻“适度倾斜”的立法原则,制定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法规,重新构造相应的规制体系,及时地应对技术变化,并进一步研究讨论金融消费者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和数据的保护、金融消费者维权渠道等问题。
另据了解,《2019移动金融类App隐私政策透明度测评》和《未来法治研究报告一:全球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竞争力报告(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也在论坛期间发布。前者由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共同撰写,并指出近八成App隐私政策透明度不及格,包含积木盒子、融360、陆金所等。
测评结果显示,在100款App中,没有一款App达到隐私政策透明度高的层级;11款App透明度较高,13款透明度中等,19款透明度较低;透明度低的App共57款,其中7款App没有任何隐私条款。后者则分析了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重点针对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的情况进行总结报告,提出金融科技发展的四个指标,即市场规模、核心技术、监管科技、法律和监管。
许可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最重要的竞争力在于能够协同各个公司之间的资金、客户、信息,从而最大化整个集团的竞争力和优势,从而更好的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这里如何规制个人数据的共享在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个人数据的权益的基础上促进金融控股公司优势的发展成为核心议题。
据了解,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等机构还会持续发布相关消费者隐私信息和数据保护的季度报告,即将在2020年3月14举行第七届金融315高峰论坛,同时在2020年3月15日举行金融315国际论坛。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