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从一棵牧草到一杯好奶
如今,早餐一盒纯牛奶补充营养,午餐一杯酸奶帮助消化,晚餐后一杯最喜欢的炭烧牛奶“打发时间”……每天消费2-3种奶制品已经成为大多数年轻消费者的习惯,牛奶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作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每年有超过10亿人次的消费者选择蒙牛,为了保证每一滴牛奶的高品质,蒙牛正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端到端的全产业链管控技术,打造从牧场到餐桌,从一棵牧草到一杯牛奶的品质管控严苛标准。
严于牧场:100%规模化、集约化,确保奶源品质
在我国,位于中温带季风气候之下的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降雨充沛,气候湿润,日照充足,适宜牧草生长和奶牛养殖,被称为黄金奶源带。很少有消费者知道,这些区域也正是蒙牛的奶源基地,蒙牛80%以上的原奶就产自于这三大区域。
优质奶源之外,牧场的管理成为确保奶源品质的关键环节。目前蒙牛所有原奶,已经100%来自规模化、集约化牧场。
从2012年开始,蒙牛就与战略股东丹麦阿拉一起,制定了完备详实的牧场管理标准,再运用数字技术让标准在各个牧场落地。今天,蒙牛的全部奶牛都已经部署了RFID耳标,记录专属健康档案,部分还配备了更复杂的传感器。牧场对奶牛的所有动作,包括喂料、挤奶、按摩等,均通过数据分析来设定并随时调整。
在蒙牛看来,整个产业链就是一个生态圈。只有生态圈的每一个参与者获益,产业链才能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产业才能做大做强。基于这一认知,蒙牛积极构建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实际上,蒙牛的奶源团队就是一个服务团队,通过向合作牧场输入技术、资金,帮助牧场主们降低成本、提高单产、改善经营、提高效益,最终确保奶源的品质。
精于生产:用智能“武装”牛奶,让每一滴都充满智慧
走进蒙牛的工厂,你会惊讶于那里的现代化、智能化。在全封闭的加工环境中,你几乎看不到人,却能看到“聪明”的设备在高速运转。从原奶进厂到产品出库,全部由中央控制系统设定程序,指令由机器人操作完成。灌装好的产品由“变形金刚”似的机械手臂码垛机自动码放,与之相互配合工作的是带有红外侦测技术的电子车,电子车似宇宙飞船载送货物到智能化立体库房入库。
“时代变了,20年前我们带着亚洲客户去欧洲、美国看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最近这一两年,要带着其他国家的客户来到中国看最先进的设备”,2018年9月,食品行业生产设备的顶尖制造商到访蒙牛工厂,当全球第一台原型机出现在这里,当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第一应用国家变为中国,这种反转让人深刻而惊喜。
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同期智能制造成为国家战略和行业趋势,蒙牛通过与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组建智能制造联合体,携手开展乳业智能制造新模式研究,打造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2015年,蒙牛即成为国家智能制造的首批试点示范企业。目前,蒙牛有两个工厂正在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即将进入验收阶段。
同时,蒙牛还同IBM、SAP等国际知名IT企业合作,引入企业管理解决方案(SAP)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完善全产业链信息化管理,建立了数字化的“食品安全质量实时监控平台”,实时监测从牧场、生产工厂到销售大区每一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状况,使产品品质了然于心。
从智能化的硬件设备到领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蒙牛用“智慧”武装着加工全过程,让每一滴牛奶都成为“智慧”的结晶。
敏于研发:顺应并引领升级,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蒙牛内部有个“小牛奔腾”组织:在觉察商业机会时,任何人可以组团队向管理层提报,来争取孵化资金,有机会将“理想转变为现实”。在这个组织中,管理层如同一个投资基金,能够最大限度地助推自主创新、自我驱动,孕育一个个“奔腾的小牛”。国内首款纤维奶昔牛奶“慢燃”即是在“小牛奔腾”中诞生的,正是一个很小的创业团体短时间内让“慢燃”在朋友圈中火了起来。
下一篇:文化产业发展迎来新红利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