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伦斯:我的大半生都跟中国有关
中新社华盛顿6月10日电 题:欧伦斯:我的大半生都跟中国有关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我在哈佛大学的毕业论文奠定了我对美中关系的认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斯蒂芬·欧伦斯近日在纽约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时隔47年,他依然坚信当时的论文结论,误解会导致错误的外交政策,只有加强了解互信才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说起与中国的渊源,这位“中国通”坦言,一切始于他同哈佛大学教授45秒的谈话。那位教授告诉他,想要真正了解亚洲,应该学习中文。他听从了教授的建议,从而开启了与中国超过40年的不解之缘。
第一份工作参与美中建交
欧伦斯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国国务院条法司。当时的他完全没想到,因为懂中文而被选入负责美中建交的“秘密小组”,从而参与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当时10人左右的‘秘密小组’个个都是大人物,只有我一个‘小土豆’。”欧伦斯说,他当时负责建交过程中法律条文方面的事宜,作为唯一懂中文的工作人员,他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中国与其它国家建交的相关程序内容。“在连续工作150天没有休息后,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
1979年1月1日,中国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邓小平于1月28日第一次访问美国。“他与我们亲切握手。那是美中关系的高光时刻。”
当年10月,欧伦斯有机会第一次到访中国。时隔40年,他依然清楚记得那是1979年10月19日凌晨1点钟,“一切就像昨天一样”。
欧伦斯说,那个年代从纽约到北京需要在东京和上海转两次机,要24小时之久。欧伦斯当时住在位于长安街的北京饭店。第一天早上,他打开窗帘,被路上数以万计的自行车震惊。“一辆汽车都没有,全是自行车。”
欧伦斯回忆说,他的中国朋友当时可以吃到大餐的机会就是“我请客”,而现在“变成了他们请我吃大餐”。
“我一直觉得我很幸运,可以见证在中国发生的这场奇迹。”欧伦斯说。
见证改革开放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离开政府部门后,欧伦斯先后担任雷曼兄弟和凯雷集团亚洲区负责人,他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第一轮外国企业对华投资,并且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巨变。
欧伦斯说,当时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并没有相关法律条文可以依照。“我们只能把相当于法律条文在内的所有内容都写进合同书。”他说,这40年来他见证着中国的法制变得越来越健全。“自1979年以来,尽管没有达到完美,但不能否认中国的法制建设取得很大进步。”
在欧伦斯看来,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是“深刻并且涉及各个方面的”。不仅是曾经的荒地建起摩天大楼,更重要的是对人外在和内在的提升。
继续“美中关系”课题
从开始学习中文到现在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这50年间,欧伦斯密切关注着美中两国关系的变化并且积极参与其中。
回看美中关系40年历程,欧伦斯坦言两国关系几经沉浮,但他表示,长远来看,自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坚信美中关系会有光明的未来。
欧伦斯说,每当想起美国科学家和中国科学家合作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时候,“我就会看到希望,我相信这是未来,美国和中国联手应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之未来”。
在欧伦斯看来,国与国的关系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的关系。他说,在两国年轻一代更加密切的人文交流中看到了希望。数以万计的中国留学生,在中国长大、来到美国学习,他们会“教育”他们的美国朋友认识真正的中国,也会“教育”中国同胞更好地了解美国。“他们会是我的接班人,看到他们我就对美中关系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与过美中建交、在华尔街有过辉煌生涯,已经69岁的欧伦斯坦言,他人生最后的课题就是“美中关系”。欧伦斯说,“如果我能尽我所能,让美中关系在任何一个方面有所改善,我将此生无憾。”(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