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上半年收入近6000亿元
北京市文化金融融合工作推进会部署下一步工作
做精文化金融 优化“投贷奖”政策体系
文化金融正源源不断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注入驱动力。近年来,本市已形成“优政策、建体系、搭平台、强服务”的文化金融融合“北京模式”,实施一系列文化金融政策,构建“投、融、担、贷、孵、易”首都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8月27日上午,为深化本市文化金融融合、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文化金融融合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出席并讲话。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
收入近6000亿元
会前,杜飞进带队实地走访调研北京银行、华夏银行文化金融相关工作,参观文化金融成果展。会上,多家金融机构现场发布一系列文化金融新产品,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文资中心、首创集团等7个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金融融合工作情况。
杜飞进指出,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部署的务实举措,是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本市已形成“优政策、建体系、搭平台、强服务”的文化金融融合“北京模式”,文化金融市场持续活跃,全市私募股权融资金额位列全国第一,文化产业并购规模全国领先,有力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收入5818.8亿元,同比增长9.1%,高于全国同期增速1.2个百分点。
杜飞进要求,各部门要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四方面深化文化金融融合,坚持文化价值引领、科技创新带动、问题导向贯穿、风险管控护航,把文化金融业务做精、做稳、做实。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着力优化“投贷奖”政策体系、打造文化金融专营机构、夯实文化金融基础设施、健全文化金融服务平台,为北京文化金融融合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投贷奖”政策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超过30%
2017年北京建立文化产业“投贷奖”联动管理机制。截至目前,“投贷奖”政策共支持1351个文化法人单位,支持金额达8.5亿元,拉动社会资本超过700亿元,大大降低了文化企业的融资成本。以贴息为例,贴息前平均利息(利息总额/贷款总额)为5.40%,贴息后平均利息为3.69%,降低融资成本超过30%。
除此以外,近年来北京市相关部门与“一行两会”在京派出机构紧密合作,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首都文化金融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打造北京文化企业上市培育基地等文化金融品牌,形成了支持本市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
据了解,不论在线下还是线上,本市都搭建了文化金融服务平台,为文化企业融资拓展融资渠道。 依托“投贷奖”政策,北京搭建起线上的市级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对企业在平台上登记的融资需求分类分发给相应的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平台共计入驻企业13854家,其中文化企业12620家,受理融资申请1455笔,成功对接融资311.75亿元。
前七个月北京地区文化产业
贷款同比增长28.7%
曾让很多文创企业头疼的版权无法质押问题,在北京早已不是难题。不少北京金融机构已将版权质押作为常规业务,还针对版权开发出独具特色的金融产品。轻资产的文化企业即便无抵押,但凭借版权这样的无形资产,也可获得银行授信和资本支持。比如,华夏银行推出的“龙盈·知识产权通”产品,以文化企业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为底层资产,华夏银行作为承销商及出资人投资此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或作为贷款人向文化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提供“商行+投行”的全面金融服务,以金融之力盘活文化企业知识产权。
首创担保、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等机构创新增信举措,综合运用担保、反担保、再担保等各类信用增进措施,分散风险,提高文化企业融资几率。针对艺术品高价值、难复制、难修复的特点,人保财险北京公司还专门推出艺术品财产保险和货运保险……
在文化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北京推动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银行设立文化产业专营机构,大力开发特色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还组建融资担保联盟及文创专委会,促进文化产业融担业务合作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撬动作用,构建“投、融、担、贷、孵、易”首都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企业融资稳步快速增长。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