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架随处可见、网购组团拼单…进口商品亮相场景增多
货架随处可见、网购组团拼单、海淘攻略共享、食材跨国组合——
进口商品越来越触手可及
位于北京SKP的华联精品超市内,整齐摆放着各种进口酒水和饮料。本报记者 王俊岭摄
近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官方网站开通观众报名系统,中国国内观众可以在进博会官网的“参观预登记”等选项下进行注册,为自己预订好门票。
首届进博会举行不到一年间,进口商品在中国供给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多,进口商品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类“超市”“卖场”的货架上以及网购一族的“购物车”上,对于普通消费者正变得触手可及。未来,随着第二届进博会的举行,进口商品有望更进一步融入中国消费者的生活,而外国企业和客商也将从中国市场的转型升级当中分享更多红利。
进口货亮相场景增多
——不仅在一线城市,还进入更多中小城市;品种、品牌持续增加
“711”“罗森”等外资便利店、传统大型超市、主题购物中心、精品小店……随着“永不落幕进博会”的影响持续扩大,进口商品越来越多地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进口商品供应非常丰富。每逢周末下午,保税区产品展示区的门口,不时有人拎着大包小包走出来。仔细观察会发现,展示区购物中心的进口商品零售价格比国内专柜的价格明显低一些。比如,一款来自日本的防晒霜专柜价格为228元,而这里的售价仅为198元。
据购物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这个展示区离长春市区比较远,但很多消费者专门开车到这里购物。“这里进口商品种类比较多,价格便宜,开车半小时就能以机场免税店的价格买到想要的进口商品。最重要的是可信度很高,不用担心买到假货。”专程过来购买进口商品的长春市民王女士说。
位于北京SKP购物中心的华联精品超市内,各种进口商品在货架上的“地盘”也越来越大。泰国的猫粮、法国的布列孔特奶酪味薯片、新西兰蜂蜜、比利时草莓味啤酒、美国阿拉斯加鳕鱼片、意大利天然草本牙膏……在每一个品类的商品货架上,都有相当比例的进口商品供消费者挑选。
除了直接面对消费者,很多进口商品还经过国内商家的“排列组合”,以更新颖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全新体验。在上海亚龙国际广场B1楼的角落里,一家仅十几平方米的“嘿咖啡”小店,一夜之间成为当地“网红”。在小小店堂里,巴西的豆子、德国的磨豆机、意大利的咖啡机、日本的牛奶、比利时的焦糖饼干……宛若一个“甜品联合国”。已经喝了40年咖啡的店主刘厚军说:“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好东西,我们要把好东西整合起来,这才是做好一杯咖啡的重要因素。”
“近年,我能感觉到身边的进口商品明显增多了,尤其是东南亚那边的进口食品,不仅进口商品专卖店更多了,有些大型超市也为进口商品开设了单独的分区,进口商品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对于不同种类的商品,我的消费意愿也不同。比如,我更倾向于购买进口的耐用品和化妆品,认为质量会相对较好。如果是快消品,国产商品价格会更实惠一些。”家住广东的工程师任为说。
“海淘”玩法花样翻新
——购买渠道丰富,物流配送加快,买进口优质货品更简便了
与实体店相比,通过网络购买进口商品更加方便快捷。“海淘”购物也成为年轻一代购买进口商品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海淘产业的不断发展,“海淘直播”“组团拼单”等新玩法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
海淘直播指商家将在海外购买商品的过程以直播方式呈现在消费者眼前的销售模式,每一场直播都是在构建一个买手与用户高频及强交互强信任感的场景。买手通过视频化的直播,不仅全方位展示海外商品,同时把他们储备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经验传递给消费者。
中央民族大学大三学生袁天月是一名资深的“海淘”爱好者,她告诉笔者:与直接在线下店面购买相比,“海淘”虽然程序更复杂,但是价格也会更便宜。“尤其是赶上‘黑色星期五’一类的节日,价格会低很多。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专业的海淘软件,我有时候也会选择一些口碑较好的软件,在上面下单。”袁天月说。
上一篇: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逐步完善
下一篇:再添6个自贸区 开放拓展新格局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