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来一场深刻的农村经济产业革命
在全省掀起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浪潮——
贵州:来一场深刻的农村经济产业革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新伟 吴秉泽
贺俊怡摄
贵州省盘州市的农民在采摘刺梨。(资料图片)
贵州省望谟县王母街道办平绕村发展榆黄菇,一棚产值达56万元。
谢 强摄
贵州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地省份,农村产业的兴旺发达,不仅关系到贫困群众的脱贫大计,更关系到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大计。
去年以来,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深刻变革的产业革命,奋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018年共调减低效玉米种植785万亩,替代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等经济作物667万亩,带动全省160.8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348.4元,推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9%,增幅居全国之首。
如今的贵州,一些地方“农村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传统、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历史正在加快改变,充满希望的特色产业正在加快成长。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境内92.5%的地区是山地。受限于地形地势,玉米曾长期是该省农业的“主角”,人的口粮、畜禽的饲料都来源于此。
但由于土地贫瘠,水利灌溉条件差,贵州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玉米种植产量低而不稳,投入产出率低,对农民脱贫增收的贡献极为有限。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玉米库存充足,存粮消化压力较大。原农业部在2016年出台《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包括贵州省在内13个省(区)的非玉米种植优势区域,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同时立足各地的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促进农业效益提升和产业升级。
艰巨的脱贫任务也倒逼贵州在农业产业发展上有所突破。近年来,该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成效明显,但到2018年底,尚有155万贫困人口,深度贫困村多达1700余个;贫困发生率虽然下降到4.3%,但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成为脱贫任务最为艰巨的省份之一。
放眼整个贵州农村,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严重迟滞了农民脱贫、农村发展的步伐。
面对如此艰巨的发展任务,不拿出超常规举措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实现革命性突破,农村难以脱贫,即使脱了贫也极易返贫。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贵州有压力,也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该省通过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3年大决战,让30户以上村民组全部通了硬化路,为农民改种经济作物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外,贵州近年来深入推进农村改革,探索出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改革经验,让农民群众和农业经营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极大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现实情况看,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比种玉米要高出很多。据测算,玉米的每亩产值约680元,而种植中草药、蔬菜、食用菌分别能达到玉米的9倍、10倍和46倍。
遵义市湄潭县充分利用“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目前,该茶园面积达60万亩,茶业综合产值位居全国第二位,人均1.5亩茶园,实现了“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压力与机遇并存,但要改变广大农民群众千百年来种玉米的习惯,又何其之难。
2017年,贵州就曾在全省范围布置开展削减籽粒玉米种植工作,推动发展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但一年下来,1110.48万亩玉米只减少了37.57万亩。
反思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步伐缓慢的原因,其中有农民不懂技术的因素,有对不种玉米后吃什么的担忧,也有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配套不足的现实困境,但最根本的还是人的观念,农民习惯了“为了吃而种”,还没有树立起“为了卖而种”的意识。
上一篇:多用改革办法释放消费潜力
下一篇:扩大农村消费需要改革什么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