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方位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新华社杭州7月1日电 题:之江风起帆正悬——浙江全方位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新华社记者屈凌燕、魏一骏
产业分工和而不同、生态环境齐抓共管、民生服务完善提升……地处长三角南翼的浙江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结合自身特点,率先制定并审议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行动方案》,在高质量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按下了“加速键”。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自2003年,浙江在“八八战略”中提出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如今正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从新起点向着全省域、全方位的目标定位扬帆前行。
下好产业协作一盘棋
预计年生产直升机150架、项目年产值160亿元……近日,总投资128亿元的浙江平湖市中意直升机生产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该项目将是意大利莱奥纳多直升机在亚太区域的完工和交付中心及总装生产线。
在去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意大利莱奥纳多集团展示的多款直升机吸引了不少目光。平湖市发改局局长徐锦连说,了解到外方有投资意向,并对项目有距离上海近、产业基础好、高端人才需求高等要求,平湖组成专门工作小组,通过各方努力最终促成该项目落地。
“一体化绝不意味着同质化,回答好区域协同问题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浙江省发改委副巡视员马德富说,在参与长三角区域优势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构建的过程中,浙江一方面立足民营经济、数字经济等优势特长,同时开放包容积极作为,将自身优势发挥出叠加效应。
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合作园、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嘉定工业区温州园……一批跨区域产业合作平台正在浙江加速打造。而在产业转型和重构的过程中,浙江市场活跃的特点得到不断彰显,有效助推了长三角区域内从过去垂直化的产业分工、贸易分工,向水平化的要素分工、价值链分工转变。
“目前,正泰嘉兴基地作为对接上海桥头堡的作用已经显现,上海地区的新技术、产业创新新成果开始向杭嘉湖和温州等地转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
共筑一道生态绿屏障
一条南北走向的施家堰,东岸是上海、西岸是浙江。这样的浙沪界河,仅在浙江嘉善县与上海金山区之间就有34条。此前由于没有相应的合作机制,河道保洁等工作,常常是“各扫门前雪”,甚至还存在一些管理上的空白地带。
“现在好了,管理范围和责任都明确了。”让毗邻施家堰的嘉善姚庄镇清凉村村委会主任王伟强放下心的是两地合作迈出的新步伐。今年3月,嘉善县水利局与金山区水务局签订备忘录,正式建立毗邻地区界河保洁合作机制:两地成立交界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联席工作领导小组,实现预警预报、处置协商、信息互通。
“高质量一体化的长三角,美丽绿色必然是题中之义。”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说,浙江积极参与跨区域环保合作,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的联防联治,实现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
类似嘉善与金山合作创新的生动实践正在不断上演。嘉兴秀洲区与江苏苏州吴江区实施联合河长机制,发现问题共同解决,两地共享一湾清;浙江与安徽探索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经过两轮试点,新安江成为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5年领先全省,经济增速位列省内11个市首位,农民收入增幅连续10年领跑……在位于浙江西南山区的丽水市,生态产品的价值正不断转化为经济价值,生态与发展实现了互促共进。
“丽水实践为许多地方提供了启示。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发源地,浙江将以大花园为基础底色,加强重要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保护,与周边省市携手筑牢生态屏障,共同打造美丽绿色长三角。”马德富说。
织密交通民生一张网
工作在浙江嘉善县,家住上海枫泾镇,启海云仓嘉善分公司行政主管朱佳佳最近感受到了往返途中的真切变化:在他每天必经的枫美路两地交界点上,五个原本成为“拦路虎”的水泥墩被拆除了。
“随着区域一体化加速,无论是百姓往来,还是产品、人才等要素流动都日益频繁,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发挥了关键作用。”朱佳佳说,枫美路拓宽工程完工后,不仅自己回家能省不少时间,每年预计还能为企业省下120万元左右的物流成本。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