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带来就业替代压力 “软能力”是毕业生最难替代优势
就业替代压力大 高校能跑赢AI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作为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群体,其就业难的问题常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积累、运算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算法的突破,人工智能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摸索,继蒸汽机、电力和互联网之后,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番热潮的技术。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中国,其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均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形势,劳动力的技能无法满足新行业、新业态、新技术的需求,就业遭遇严峻挑战,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这种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的就业冲击?笔者从重点大学切入,使用两种类型的研究数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2017年开展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计算的中国各行业和总体就业替代率,考察就其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积累能否有效缓解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带来的就业替代压力。
学历越高就业替代压力越小
英国牛津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卡尔·弗雷和麦克尔·奥斯博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一种职业是否容易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取决于对三方面能力的要求:感知和操作能力、创造力和社交智慧。其中,感知和操作能力包括手指灵敏度、动手能力,以及能否在狭窄的空间中工作;创造力包括原创性和艺术审美能力;社交智慧包括社交洞察力、谈判能力、说服力,以及能否做到协助和关心他人。总的来说,一种职业的可替代程度,与上述九种能力息息相关。
笔者先以行业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赵忠团队对我国各行业就业替代率的估算结果,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就业替代率为45%,与美国预测的47%相近。在中国,房地产业的就业替代率最高,为88.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电气、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这3个行业的就业替代率也在60%以上。这些行业的程式化和重复性较高,具备较高被替代的概率。此外,就业替代率高于45%的行业还有建筑业(59%)、批发和零售业(57.1%)、金融业(56.5%)、农林渔牧业(54%)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3%)这5个行业。
而就业替代率较低的行业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3%)、卫生和社会工作 (2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教育(8.8%)等,这些行业属于服务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高,被替代的概率低。我国是制造业大国,2017年制造业的就业占比为28.1%,而其就业替代率为43%,略低于总体就业替代率。
笔者的研究结果发现,从学历角度看,以专科学历为参照组,本科学历、硕士或博士学历的毕业生能进入就业替代率更低的行业,且呈现出学历越高,就业替代压力越小的关系,与预期相符。
男性进入的行业,就业替代率比女性的高。笔者分析,这可能是因为在就业替代率较高的行业,如电气、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农林渔牧业等行业以生产制造为基础,对体力要求较高,男性具有比较优势。而就业替代率较低的行业,如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以人际交往为基础,女性具有比较优势。
商科学生的就业替代风险较大
笔者将样本按照学科门类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文学、史学、哲学、教育学、法学)、商科(经济学和管理学)、理工科(理学和工学)、农学和医学五类后进行分析。还是以重点大学为例,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学生明显更容易进入替代率较低的行业,对于农学和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商科类的学生会进入就业替代率更高的行业。
笔者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第一,人工智能或许能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但难以处理人际关系。好奇心、创造力、同理心、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等都是人文社科毕业生难以替代的优势;
第二,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能为理工科毕业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术条件和业界资源,良好的数学基础、扎实的计算机功底和专业的科学技术知识使毕业生更能胜任技术类岗位;
第三,大多数商科学生进入金融业工作。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被应用在金融科技中,如智能投顾、金融风控、移动支付等领域,其在为金融业注入新的创新活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促进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许多职能岗位存在降低人力需求的趋势。
“软能力”是最难替代的独特优势
上一篇:外卖“低价补贴”不可滥用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