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电商专供”,靠套路赚钱走不了多远

2019-06-19 11:40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部分电商精心编织的“专供”谎言、低价骗局,不仅给消费者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失,也加剧了网购买卖双方之间的不

  “电商专供”,靠套路赚钱走不了多远

  同品牌纸巾网店便宜一二十元?同款衣服电商售价仅为实体店一半?看似一样的电视,线上线下价格相差千元?又到一年“618”电商大促,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网上搜到部分同品牌同款商品的价格虽然便宜不少,但收到货后却与实体店有差距。这些“电商专供”款虽然并非假货,但部分商品存在“低价劣质”、服务打折、维权无门等问题,消费者不仅很难获得真正的实惠,还常被电商搞得团团转。

  电商的崛起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每到电商大促,“买买买”“买完就吃土”就成为不少网友的常态,有人打趣道“我们网购的初衷是为了省钱,但是钱去哪儿了呢?”钱可能被“电商专供”套路走了。

  “电商专供”是指为电子商务量身打造、只供网店线上销售的商品。“电商专供”多在品牌的线上旗舰店销售,消费者基于对品牌商誉的信任,认为线上线下商品理所应当同款同质、同牌同质,同时价格上比实体店有优势。但现实中,有的“电商专供”商品成了“低价劣质”的代名词。比如报道中提到,通过不同渠道购买的某款电磁炉,商品外观、功能标示是一样的,但拆开以后发现,网购电磁炉存在部分功能被阉割、做工粗劣等问题。一些电商利用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省钱等心理,故意虚标、不标、混淆不同销售渠道的商品存在的功能、质量差别,事后又通过各种与己有利的免责条款逃避责任。

 

  根据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部分电商精心编织的“专供”谎言、低价骗局,不仅给消费者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失,也加剧了网购买卖双方之间的不信任。信用体系是电商赖以生存的基本土壤,买卖双方的信任感一旦有了裂痕,势必会影响整个电商行业的生态。

  业无信不兴,“电商专供” 低价劣质的现象必须被及时纠正。市场监管部门对电商市场的线上巡执法力度、监管水准与要求,要与线下市场管理保持一致,甚至应该高于后者。对电商平台出现的违法行为,可以利用大数据、AI技术进行更精确的管理。要把电商企业在网上的违法、失信行为纳入征信系统中,让失信企业真正有“痛感”。

  电商平台要落实平台的主体责任,严格把控入驻商家资质审核、加强产品质量抽检。同时有必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消费者投诉较多、商家处理不力的问题,适时主动出手,驱逐无信商家、肃清网购环境。

  而电商企业则须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将不同销售渠道商品的功能、属性、质量等差异明确告知消费者,充分尊重和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电商手里本有一把好牌,千万别打烂了。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