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元!前所未有的激励政策补齐技工培养短板
从国内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情况来看,技能人才培养供不应求局面亟须改变。技工短缺已从过去的局部性演变为现在的全国性;从过去的阶段性演变为现在的常态性。专家建议,应建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项目发布机制,通过调研,按年度集中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紧缺职业(工种)目录。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方案》明确,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支持和筹集整合力度,将一定比例的就业补助资金、地方人才经费和行业产业发展经费中用于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以及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的1000亿元,统筹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如何开展?培训资金应该如何使用?对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邀请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和业内专家作解读。
人才培养任务艰巨
《方案》明确了未来3年具体目标任务。在培训数量上,明确今年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并提出到2021年要完成补贴性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在培训质量上,明确技能人才比重得到提高的目标要求,即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
“这一目标是考虑我国技能人才比例结构优化,重点提升培训质量和层次。失业保险基金结余投入培训,可大幅提升培训补贴标准,培训层次也会显著提高,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将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
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原校长、人社部技工教育专家黄景荣指出,从国际先进国家高技能人才占比情况看,我国技能人才培养任务艰巨,亟须“快马加鞭”。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9%;日本、德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数比例为75%左右;占就业总人口比例为45%左右。另一方面,从国内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情况看,技能人才培养供不应求局面亟须改变。技工短缺已从过去的局部性演变为现在的全国性;从过去的阶段性演变为现在的常态性。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副所长陈李翔建议,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要从“培训什么”和“谁要培训”入手。为此,应建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项目发布机制。通过调研,按年度集中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并要求各省以紧缺目录为基础发布企业培训项目、院校培训项目和学徒培训项目。
激励政策前所未有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谈道,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在于通过政策引导激励,发动劳动者和培训主体大规模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方案》提出了多项突破创新政策,包括加大对培训主体政策激励和支持力度、完善培训补贴政策、给基层预留制定政策空间、加强资金支持和保障、优化培训管理服务。
“大规模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关键是要解决‘培训谁’和‘谁来培训’两个问题。”陈李翔认为,在培训对象上,主要是需要提升工作能力的企业职工和面临转岗转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兼顾需要提升就业能力的城乡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以及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在实施主体上,关键是如何调动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同时鼓励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应用性本科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
《方案》明确了企业在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提出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兴办技工教育。黄景荣指出,在调动企业积极性方面,《方案》提出了多项创新举措,如“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各级政府可按规定根据毕业生就业人数或培训实训人数给予支持”便是突破。又如“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以及参保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给予一定期限的职业培训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这项补贴政策前所未有。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企业是用人主体,最了解用人需求,也最清楚需要培训什么技能。因此,要指导院校紧跟市场需求变化,完善专业设置,通过产教融合、校企结合方式,深化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人才。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