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频出手打击违规行为 促上市公司提质
监管层频出手打击违规行为 促上市公司提质
本报记者 朱宝琛
《证券日报》记者从沪深证券交易所查询后注意到,5月份以来,已经有4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被立案调查或立案调查进展的公告。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这说明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强。在严监管的态势下,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频发的现象有望逐步改观,这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信披违规是被立案调查主因
信披违规是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的主要原因。《证券日报》记者经过梳理后注意到,上述43家公司中,有34家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
比如*ST秋林5月2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9年5月24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公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同样于5月24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的聚力文化,5月27日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公司表示,在立案调查期间,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事实上,长期以来,上市公司因为信披违规被罚的不在少数。
这从证监会公布的案例中可见一斑:在2018年全年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中,信息披露违法类案件处罚56起。
具体看,有的公司通过虚构客户、伪造合同等方式虚增利润、虚增银行存款等,导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有的公司为弥补利润缺口、完成利润指标,与多家公司进行虚假交易,导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这些公司出于不法目的,通过各种造假手段在信息披露文件中虚假记载,掩盖业绩真相,情节恶劣,被证监会依法予以严厉查处。
对此,联储证券温州营业部总经理胡晓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境外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比如美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尤其是信息披露方面,经历数次大的违规事件后越来越严,尤其是美国安然事件后,再次推动美国资本市场信披制度的完善。
“从美国的资本市场来看,对上市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对财务状况的信息披露,让投资者能够以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待公司。”胡晓辉说。
同时,对上市公司而言,要对公司的未来现金流、经营、规划、盈利等方面有完整、清晰的阐述。而目前市场现在出现问题的公司,更多的是蒙骗,像有些公司被问责后,并没有以正确的态度来回答交易所及投资者的质疑,而以一种蒙骗的话术来应对。
“很难想象,规范运营的上市公司,竟然以财务票据出现差错为由,来解释巨额资金消失问题。”胡晓辉说,“一家企业连账上是否有上百亿元资金都不清晰,这是无法理解的。”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情况严重,原因何在?胡晓辉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违法成本太低,“随着证监会监管力度的加强,处罚执行坚决,这种情况将会逐步改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违规,可能直接导致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基于不实信息而做出错误决定,从而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甚至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川财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团队负责人杨欧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究其原因,杨欧雯认为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部分企业受制于其自身的产业特点,存在较高的管理、审计甚至监管难度,导致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其次,部分上市企业自身缺乏合理完善的管理机制,缺乏监督、内耗严重导致资产流失严重。此外,部分企业的个别股东、高管的法制意识不强,也会造成信息披露违规。
至于该如何避免信披违规,杨欧雯表示,首先需要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做到规范、及时、完整、真实,同时,上市公司需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修订合理的公司章程,避免部分股东权力过大而导致的违规行为;在监管层面,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违法必究,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对于上市公司信披违规这一问题,证监会也一直有所表态。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充分保障投资者知情权的法定要求,证监会通过严格执法,督促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责任主体切实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断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石。
上市公司对市场要有敬畏之心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