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中国“夜经济”:夜幕降临,生活才刚刚开始

2019-05-29 11:44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银联商务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本地消费者和外来游客夜间消费金额占全天的29.92%,较去年同期扩大4个

  夜幕降临,生活才刚刚开始
  ——中国“夜经济”消费图景

中国“夜经济”:夜幕降临,生活才刚刚开始

  吕威 摄/东方IC

  儿时逛豫园灯会,是上海市民何贞对“夜经济”的最初印象。如今32岁的她喜欢在下班后逛商圈、听音乐剧、赏黄浦江景,“夜生活”更加丰富……

  夜间经济是现代都市经济业态之一。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今年以来,各地“夜经济”量质齐升,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夜间消费占比提升,年轻一代是“主力军”

  近年来,伴随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夜间消费占比逐年提升,“80后”“90后”成为主要消费群体。

  银联商务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本地消费者和外来游客夜间消费金额占全天的29.92%,较去年同期扩大4个百分点。

  今年“五一”期间,北京王府井、三里屯等区域18时至次日早6时夜间消费十分活跃,餐饮消费同比增长达51.3%,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同比增长15%以上;上海黄浦江游览接待游客11万人次,同比增长46.7%。

  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美团点评发布数据称,2018年我国夜间餐饮消费交易额较上年增长47%,高于日间餐饮消费交易额增长率2个百分点。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资料显示,东部城市居民夜间消费强于西部,北京与东南沿海省市最为活跃。

  “夜经济”的消费主体是年轻人。据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消费数据,有1400万青年晚8时后叫外卖到办公区;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80后”“90后”在夜间旅游消费中的占比分别达到40.0%、19.8%;银联商务的数据显示,“80后”游客夜间消费最为活跃,消费金额及笔数均占到所有游客的40%以上。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夜经济”既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消费需求,也成为海内外游客感知当地文化、体验当地生活方式的重要渠道。

  延展消费时空和内容,不同地域各具特色

  “‘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我国居民休闲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延展消费时空和内容的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文化旅游会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建民说。

  其实,“夜经济”并非全新的概念。业界认为,我国夜间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步,目前已由早期的灯光夜市发展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

  上海浦江游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朝辉说,过去消费者夜游黄浦江主要是看风景,现在他们有了更多需求,如选项丰富的美食、精致的伴手礼、方便的服务设施及友好的服务人员,以及一些演出或庆典活动等。居民消费升级倒逼企业加强创新。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城市的“夜经济”呈现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自去年8月正式开放以来,新疆国际大巴扎夜市迅速成为全疆人气最旺“深夜食堂”。民族风情的餐饮、手工艺品和建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首月日均客流量便突破20万人次。

  成都“夜经济”主打“休闲牌”;南京将丰富的夜间活动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相结合,形成夜间旅游“金字招牌”;广州依托特色夜茶文化做大夜间餐饮;哈尔滨立足“冰雪大世界”等项目,引爆冬季冰雪旅游夜间消费……

  “‘夜经济’彰显城市气质,是城市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现代服务业处处长陈丽芬说。

  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政策扶持需跟上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副主任邹统钎等专家认为,“夜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何建民分析,我国消费者对景色、活动、餐饮、休闲等夜间消费要素的诉求相对均衡,这也意味着,蓬勃发展的夜间消费需求,将拉动餐饮、零售、住宿、交通、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同时,服务业消费将显著带动就业。

  不过,戴斌等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夜间经济多以餐饮、购物等消费为主,企业相关投资、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及盈利水平等仍较白天有很大差距,需要政策引导和扶持。

  去年以来,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多地已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上海允许有条件的酒吧街开展有规范的“外摆位”试点,试点在夜间特定时段,将部分夜宵街、酒吧街所属道路改为分时制步行街;天津提出依托特色餐饮街、美食街、品牌餐饮店、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公园、演艺游乐场等区域或载体,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