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非上市险企2018年年报 有的赚超百亿有的亏68亿
6个关键词扫描非上市险企2018年年报
有的赚超百亿有的亏68亿 投资收益下滑是罪魁?
随着非上市险企2018年年报的披露,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去年的经营状况也逐渐浮出水面。新京报记者将A股5大上市险企及在H股上市的中国太平这6家上市险企的旗下寿险公司剔除,再将一些不公布数据的人身险公司剔除后,发现剩余的79家人身险公司在2018年总共收获了281.04亿元净利润,同比微涨2.17%。
但受2018年人身险公司回归保障的转型、资本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影响,这79家险企的总投资收益较上年有所下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险企甚至受投资收益大幅下滑的影响,公司盈利状况出现恶化。
关键词1 转型
原保险保费增速降至5年最低
自2016年年末,原保监会呼吁“保险姓保”、保险回归保障以来,人身险公司即进入一段艰难的转型之路。到了2018年,人身险公司转型更是进入了深度调整期,人身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增速明显放缓。
银保监会官网数据显示,去年人身险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达2.63万亿元,同比仅微增0.85%。2014年-2017年,这一指标的同比增幅均为两位数,分别达18.15%、24.97%、36.78%以及20.04%。也就是说,2018年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是近五年来最缓慢的一年。
由于人身险公司总计只有约90家,因此,这一行业数据实际上也反映了上述7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去年整体的原保险保费收入状况。
2018年是原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134号文”)正式实施的第一年,这也是摆在人身险公司面前的一大挑战。
134号文规定,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两全保险产品、年金保险产品,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
这些规定均改变了人身险公司此前主流的保险产品形态,改变后的新产品,销售难度也有所增加。以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为例,134号文规定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这就弱化了两全保险、年金保险的快返功能,与市场上其他带有理财性质的产品相比,对比优势下降,自然,产品销售难度也有所提升。此外,由于险企主推的保险产品更新换代,保险代理人也需要时间进行适应及调整。以上种种因素,均导致了去年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的放缓。
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共有和谐健康、安邦人寿等24家非上市人身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出现了同比下降。和谐健康、华汇人寿、安邦人寿、东吴人寿等8家险企的降幅更是在50%以上。
此外,还有51家险企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出现上涨,其中一些涨幅较大的险企主要为成立时间不长的险企,如复星联合健康,去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5.2亿元,同比增长了781.62%。而一些体量较大,但转型较早的险企,转型效果也体现在了去年的保费增速上,如华夏人寿,去年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高达1582.75亿元,同比涨幅高达82.01%。
关键词2 竞争
手续费、佣金增长,有的佣金达6成
不过记者注意到,虽然行业原保费收入增速较低,但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却快速增长。记者统计发现,数据可查的79家非上市险企2018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总额同比增长了13.63%,达1173.55亿元,其中,46家险企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有所增长,23家险企则出现降幅。
所谓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可以简单理解为保险公司展业时,付给渠道或者营销员的手续费或佣金。
为何保费收入增速较低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增速却较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新京报记者解读称,近两年,保险行业竞争加剧,去年尤其如此。2018年各险企增长压力都比较大,特别是中小险企,会面临一些现金流的压力,由于公司转型,不少险企的保费收入有所下降,但同时,公司满期给付及退保金支出的压力也比较大,所以险企更迫切想获取保费,这也致使保险公司通过费用竞争去获取保费。
“另外也要注意,因为现在整个保险行业都在转型,所以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正在慢慢从趸缴变成期缴,长期业务的占比有所提高。一般而言,长期保单是期缴,消费者需要连续交10年、15年保费,但这种保险的费用、佣金主要集中在首年或者前两三年,所以相对于当期保费而言,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就显得更高一些,所以说这一指标增长也有合理的部分,这一原因也使得保险公司在转型这个节骨眼上,出现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增速高于保费收入增速的情况。”朱俊生进一步解释称。
上一篇:揭秘险企630家非保险子公司版图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