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如何实现“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
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市场经济先行先试中已积累丰富经验。
此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的专家均表示,长三角地区不仅是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更应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同时,专家还指出,在一体化的推进进程中,要注意生态先行,破除行政障碍等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副院长、研究员 吴晓华
一体化最终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最新会议显示,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一体化”和“高质量”是两个关键词。一体化是重要发展路径,通过有效一体化,使长三角三省一市形成合力,其最终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一体化方面,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实现资源要素的无障碍自由流动和地区间的全方位开放合作。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必须要打破行政壁垒,让各城市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协同发展,各地区任何政策的出台都要考虑到左右邻居。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既要让政府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也要强调市场的作用。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将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创新、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共同推进,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孙立坚
长三角未来发展将举国家之力,市场之力
长三角区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桥头堡,承载着科创中心的作用,承载着中国经济充分挖掘内地市场需求潜力的功能。
尤其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如何通过长三角区域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实,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益,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因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不仅仅是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战略,而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增长方式优化的战略。
如何用好开放的这盘棋,用好市场的力量,以及政府和市场的互动关系,长三角地区在市场经济先行先试中已经积累较多、较好的经验,同时在试错的过程中也看到了问题。因此,提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在可行性,以及必要性方面都是非常到位的。
可以预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将是举国家之力,市场之力,共同打造的一个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新的增长动力。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张建平
破除行政障碍有助于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是中国最有经济活力也是市场化机制最好的区域之一。其中,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都很强。但仍旧存在人才跨省流动,陆路、海上交通运输,产业融合等行政方面的障碍。政企关系决定一个地区的企业是否效率高,是否有创新能力,成长速度是否快。
希望长三角通过一体化的发展,落实国家关于简政放权还有转变政府职能的措施,发挥市场整合的效益,让人才、资本和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能够更优化配置,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无缝衔接,鼓励创业资本和创业人才集聚,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此外,长三角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要朝着创新驱动迈进,通过战略规划的指引,走向更高质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王青
需打破资源跨区域流动壁垒
长三角通过自身产业升级,可以率先建设成国家现代化区域。但在此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本身不是一个问题,但如果结合政绩考核和财税体制,就会出现资源跨区域流动的壁垒。而一体化的发展一定是在全区的范围内整合和配置资源,这样才是高效率的。
因此,要保证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还需打破区域间的壁垒,使劳动力和其他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耀
高质量发展需坚持生态优先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