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互学互鉴新窗口
共享合作“蛋糕” 推广成功经验
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互学互鉴新窗口
本报记者 顾 阳
“作为对外投资合作的创新模式,境外经贸合作区正日益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境外经贸合作区分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表示,携手共建经贸合作区,推动经济开放包容发展,已成为众多国家的共识。
过去10年中,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在深化与有关国家经贸合作的同时,也成为了东道国工业化进程的助推器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境外经贸合作区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和中国企业国际化布局的重要平台。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一带一路”相关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向东道国纳税24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27万个。伴随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有力助推了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快了当地工业化进程。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之一,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共同开发建设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区,也是首个签订双边政府协定、建立双边协调机制的合作区。
出席论坛的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秘书长宋金达表示,在发展定位上,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实行产业规划与当地国情深度融合,与当地工业发展阶段性需要有效对接,“前期以纺织服装、箱包皮具、木业制品等为主要发展产业,二期将发挥临港优势,重点引入五金机械、建材家居、精细化工等产业。全部建成后,将形成300家企业(机构)入驻,8万至10万产业工人就业、配套功能齐全的生态化样板园区”。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国罗勇工业园、匈牙利宝思德经贸合作区、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等一批合作效果好、辐射效应大的示范园区,已发展成为所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和批发采购中心,成为各国开展互利合作的投资热土和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分享了发展经验,成为各国互学互鉴的一扇窗口。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表示,中国企业将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带到相关国家和地区,为当地输送了先进的理念、技术和人才,促进了当地从依赖外部投资“输血”向自我“造血”跨越。
据悉,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政府提出,希望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共建经贸合作区,提升本国经济发展水平。此外,中国还与哈萨克斯坦、老挝建立了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等跨境经济合作区。与会嘉宾表示,共商共建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贸易增长和产业发展上,对于促进东道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25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共同发布了《中国“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助力可持续发展报告》。“经贸合作区不仅是连接中国与所在国产业发展的平台,也是传承丝路精神的重要载体。”该报告指出,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建设发展中主动融入当地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了民心相通。据统计,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投入达102亿美元,出资兴建了各类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社会公益设施,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高标准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合作共建,坚持互惠互利。”钱克明指出,经贸合作区不是某国独享的“奶酪”,而是各方共享的“蛋糕”,要兼顾各方利益关切,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寻求发展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使合作区成为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上一篇:移动支付助力“数字丝路”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