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6天2次辟谣降准 释放什么信号
央行26天2次辟谣降准 释放什么信号
降准谣言后端上2674亿特麻辣粉(TMLF);业内称短期降准必要性不高,货币政策再放松的可能性不大
时隔不到一个月,央行第二次澄清降准传闻。4月23日晚间,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援引央行方面回应称,当天市场流传的“25日起定向降准”传言不实。虽未降准,央行随即推出2674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特麻辣粉”(TMLF)。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期降准的可能性不高,主要是因为一季度社融放量后,二季度经济有支撑,同时二季度CPI通胀存在上行的风险,也限制了央行降准的空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短期来看,市场上部分投资者对降准的预期结果很可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央行近一个月内两度辟谣降准
“消息不属实,央行目前并没有新的定向降准政策。”4月23日晚间,央行旗下媒体《金融时报》对当日降准传言发声。据传言,央行25日起拟对部分农商行及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
不到一个月前的3月29日,市场上也曾有人以“新华社权威消息”的名义,散播“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谣言。传言中降准执行日期是4月1日,央行当晚在官微表示,此为不实消息。并就此事致函公安机关,对编造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今年以来,央行已实施过两次降准,均在1月。分别在1月15日和1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市场预计净投放资金约8000亿元。
在3月底至4月初,央行曾一度连续13个工作日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联讯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张德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3月关于降准的呼声较多,4月中旬以来有关央行将降准的声音少了一些。
此次降准传言恰逢又一次国常会结束。4月17日,国常会讨论主题再次聚焦“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会议提到“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而华创证券梳理发现,历史上国常会部署降低融资成本后,通常央行会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落实国常会决议。
央行补上2674亿“特麻辣粉”
没有等来降准,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还是如期而至。
4月24日,央行公告称,开展2019年二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操作金额为2674亿元,操作利率为3.15%,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这是TMLF去年12月推出以来的第二次实施操作,被业内称为“特麻辣粉”。
央行同时在公告中介绍,此次TMLF操作对象为符合相关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金额根据有关金融机构2019年一季度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增量并结合其需求确定为2674亿元。操作期限为一年,到期可根据金融机构需求续做两次,实际使用期限可达到三年。
“特麻辣粉”是支持实体经济、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工具之一。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结构性调整,在这样背景下,通过续作2000多亿‘特麻辣粉’,一方面可以使金融机构进一步把信贷资金向民营和中小企业倾斜,另外TMLF利率相对较低,也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从24日股市表现看,早盘两市震荡下行,午盘后翻红。银行板块方面,早盘一度下跌约0.72%,午后跌幅缩小,截至收盘整体板块上涨0.09%,但和其他板块相比,涨幅排名靠后。
具体来看,平安银行、西安银行全天保持领涨,日内分别上涨2.63%、0.77%;招商银行、贵阳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等11只银行股在午后翻红;工商银行、青岛银行等7只银行股涨跌幅为0;兴业银行、无锡银行等12只银行股下跌,其中常熟银行股价下跌1.86%,为当日跌幅最大银行股。
对于银行股的表现是否与降准相关消息有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表示,目前银行间流动性比较充裕,“看不出(银行股价波动与是否降准)有什么关系。”
■ 追问
1 怎么看待两次辟谣?
分析:传递短期降准概率较低的信号
对于央行一个月内接连两次辟谣,联讯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张德礼认为,央行近期两次就降准辟谣,属于央行预期管理中的方式之一,通过辟谣想向市场传递短期降准概率较低的信号,扭转市场对央行将降准的过强预期。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