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老年消费市场将达3.79万亿 供给失衡问题待解
2020年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3.79万亿元——
银发消费待升级
4月14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奥韵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帮助老人开展肩肘关节康复训练。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
中国老龄协会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3.79万亿元。我国老龄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但与此同时,老年人亟需的老龄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仍显不足,供需失衡问题需重点关注
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当日,中国老龄协会发布《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指出,随着老年群体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提升,我国老龄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但与此同时,老年人亟需的老龄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仍显不足,供需失衡问题需重点关注。
“银发经济”孕育新增长点
当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即将迎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亿人,占总人口17.9%,其中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8年的19年间,我国老年人口净增1.18亿,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
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日益旺盛、政府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的背景下,我国老龄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3.79万亿元,无论是老龄用品市场还是养老服务市场都有较大刚需。
“虽然目前老年人的消费支出仍以生存型消费为主,但传统消费热点已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多样化市场需求将逐步推动老龄用品和养老服务领域消费稳步增长。”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说。
与此同时,“银发经济”正不断孕育新的增长点。比如,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受到老年人群体青睐。
数据显示,2017年微信月活跃用户中,55岁至70岁的中老年用户达到5000万人。随着老年人收入提高,越来越多老年人在娱乐文化、健康养老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长,对晚年生活品质性、享受性要求不断提高。
供给失衡问题待解
《报告》显示,近年来老龄产业升温较快,大批社会力量投入参与发展,但在以需要为导向、增加有效供给等方面仍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在养老服务市场活力尚未充分激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比如,近年来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发展较快,但家庭养老仍是广大老年人的首选。《报告》指出,我国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需求率高达82.05%,这显示供需双方有一定的偏差。
“所谓‘家庭养老’,不是传统意义上完全依靠家庭成员承担赡养责任的养老方式,更多是一种养老地点与环境的选择。老年人在家庭中既可接受家庭成员的照料及心理慰藉,也可根据身体及家庭需求选择居家和社区的养老方式。”王莉莉表示,从不同年龄段来看,当前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需求意愿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相反,对养老机构与社区养老的需求意愿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
《报告》还显示,随着收入提高与消费理念更新,老年人对健康知识、健康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扩大,对健康信息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强。尤其是完全失能、半失能、生活困难、没有配偶及高龄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较高。但在供给方面,现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多属于基本生活服务性,针对能自理老年人的多,针对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少,针对失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机构更少。
在老龄健康产品方面,我国老年健康产业虽然近年来迅速发展,但健康服务产业所占比重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及地区。
《报告》指出,目前全球老年用品有6万多种,但我国仅有2000多种。在金砖国家中,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健康服务业产出占总产出的比重分别为3.5%、3.5%、1.2%、1.7%,发达国家日本和美国的这一比例则分别为5.9%、6.7%。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老龄产品供给还是健康服务供给方面,我国尚未达到老年群体对市场的合理消费预期。
需求侧供给侧同时发力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