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深处牧区里的“春耕”
连日来,随着天气转暖,地处青海省海西州柴达木盆地深处的格尔木入市广袤的乡野上,农户们忙着春播生产。而在牧区,牧民们接羔育幼忙生产,这个时候的羊羔质量着实关系着秋季的收入,所以接羔育幼也被牧民称作牧区里的“春耕”。
四月的清水河草原,稍显寒冷,草原上到处是枯黄的景象。郭勒木德镇秀沟村的牧民松布日一家,却迎来春季接羔育幼的繁忙时节。
刚出生不久的羊羔一个挨着一个地站在一起,咩咩的叫着,清晨的阳光照在它们的身上暖洋洋的。虽然草还未绿,但它们确给松布日一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松布日说,今年春季家里喜获丰收,他们家饲养的700多只羊,这个月共产羔300只。
为了能让羊羔全部成活,松布日没日没夜地忙活在羊圈里,将产羔的母羊、幼崽与羊群分离,给母羊喂饲料,打扫羊圈,给羊羔喂奶,为了保暖,检查羊圈里的塑料棚是否漏风……而这段时间是一个牧人每年最忙碌最操心的一个月。
“春天一刮风就很麻烦,草原的草不好,羊本身的膘就会不好,这些小羊羔要吃奶,母羊奶水不好,小羊羔很容易死掉。”松布日说,不过今年比起去年好一些。
当地牧民都知道,产羔期母羊是否吃好,直接关系着小羊的成活率,也关系着秋季的售卖价格。
“由于格尔木的草一般要等5月份才能绿起来,因此想要度过漫长的枯草季,牧民需要在前一年就充分准备越冬的草料。”松布日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家草料准备了差不多五吨,有青草、燕麦、和苜蓿草。”
据了解,去年以来,受市场供需的影响,格尔木入市羊肉价格一路看涨,羊价的不断提升也让牧民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加之政府发放的每户每年12000元的草场补助,让牧民有了充足的资金调整自家养殖模式。
以往牧民家里的羊圈多为盐块搭建,保暖性差,容易坍塌,郭勒木德镇秀沟村牧民赛日格林去年就花大力气修建了一座砖砌的羊圈,提高了羊群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赛日格林说,“羊肉的价格现在高了,能卖上好价钱,一个小羊羔,平均600多元钱,我们去年卖了差不多200个羊羔,把家里头所有的开销都减掉,差不多净赚七八万块钱,再加上政府补贴,我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格尔木入市农牧部门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草料储备、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管理和接羔育幼技术服务工作力度,提高了幼畜成活率,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通过注册原产地畜牧业商标,将本土牛羊肉搭乘电商平台销往各地,在国家级媒体平台宣传畜牧农产品特色品牌等办法和措施,全力帮助牧民们鼓起了“钱袋子”,推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