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滚动 >

甘肃西峰挂果巧手塑“富裕树” 带领村民靠技术“吃饭”

2019-04-11 13:58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一株株枝条杂乱的果树,经过他的巧手,变得美观、整齐,他就是温泉镇何坳村务果能手、庆阳禾顺果蔬种植合作社

  中新网甘肃庆阳4月11日电 (盘小美)4月初,黄土塬上满目葱绿。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齐楼村一家合作社的果园里,10多名着装统一的农民正忙着给苹果树剪枝整形。

  队伍中,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手拿剪刀、锯子,时而埋头干活,时而指导他人如何给果树整形。一株株枝条杂乱的果树,经过他的巧手,变得美观、整齐,他就是温泉镇何坳村务果能手、庆阳禾顺果蔬种植合作社技术服务队队长何晓春。

何晓春(左一)指导服务队队员修剪果树。 盘小美 摄

何晓春(左一)指导服务队队员修剪果树。 盘小美 摄

  “修剪这个环节很重要,以前果农大都采用三套枝修剪法,费工费时,不利于管护,现在我们采用单轴延伸法,不仅省事,还提高坐果率……”说起果园管理技术,何晓春如数家珍。

  今年51岁的何晓春,曾经是个务果树的门外汉。初中毕业后,他就到供销社当售货员,后又到水利工程队当技术工。当时,家里有2亩果园,工作之余,何晓春经常回家帮父母打理果树。

  “以前不懂技术,用传统方法务计果园,品质差、产量低,每年就收几百斤果子,只够自家吃,没卖过钱。”自家果园的低收成,让何晓春体会到了技术的重要性。

禾顺果蔬种植合作社技术服务队队员在修剪苹果树。 盘小美 摄

禾顺果蔬种植合作社技术服务队队员在修剪苹果树。 盘小美 摄

  2007年,何晓春离开工程队,回到农村。当时正值低效园向高产园转换时期,苹果产业日渐受到政府的重视,果业部门多次聘请外地果业专家来庆阳开班授课。何晓春总是想办法去“蹭课”,听专家现场传授务果技能,一期都没落下。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他掌握了果树修剪、嫁接,品种置换、植保等方面的新技能。

  2009年,学到新技术的何晓春,把家里的老果园毁掉,次年春季重新栽种了6亩新园子,从修剪,到拉枝,再到施肥等,他把学到的新技能都运用了果园里,一般的乔化苹果五六年才挂果,而他的园子3年就开始零星挂果,2016年就进入盛果期,亩产量在4000多斤,当年6亩果园收入了7万元。

  何坳是苹果大村,大多数村民都有果园。为带动村民一起发展苹果产业,2010年,何晓春和何建伟等4名村民成立庆阳禾顺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担任技术指导员,经常免费给社员及部分贫困村民修剪、嫁接果树,手把手为他们传授技术经验。

  2014年,看到村上苹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多,但大多是老果园,村民修剪、管护方法落后,收入不稳定。何晓春在合作社理事长何建伟的提议下,正式组建技术服务队,吸纳12名有经验的果农加入。

  “合作社经常邀请市区果业专家到村上,采取课堂讲课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等方法,免费为服务队成员和社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大家学会了单轴延伸、抑顶促萌、辟接,插皮接等修剪、嫁接新方法,提高了果树管理技能。”何晓春说,服务队利用学到的新技术,常年给当地果农进行果园管护服务。

  受他影响,陆续有十多名村民申请加入服务队,随着队伍壮大,服务队不仅服务本村村民,还到西峰区各乡镇、其他县为果农修剪、嫁接苹果、樱桃、杏树等果树及绿化树,对果园进行品种置换、植保等。

  “每逢修剪季节,就闲不下来,每天从早上7点出门,下午七八点进门,靠着这个手艺,我一年下来能收入3万元左右。”何晓春介绍说,目前,合作社技术服务队成员达到24名,每人每年的收入在2万元左右。

  55岁的王世安家有6亩果园,有一定的果树管理经验,自从加入服务队后,他学到了不少新技术。冬春两季,跟着服务队修剪果树,能干90多天,每天收入200元。

  “果园要达到综合性管理才能提质增效,采用科学方法,果园每年至少增值2000元以上。”何晓春说,今明两年,合作社计划把服务队技术员增加到60人,另外组建一支劳务队,对果园开展疏花疏果、套袋、采摘等劳务工作,增加村里妇女的收入。(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