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减持资产渡危机:放下“欲望”,坚定自救
陈峰。图/受访者提供
陈峰谈海航危机:自救者天助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赵一苇 王全宝
“出山”8个月后,66岁的陈峰依旧精神矍铄,依旧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只是比之前多了几分清瘦。
“过去一年,海航已死了一轮。”在动荡频繁的2018年中,陈峰再次临危受命。
自2017年中出现流动性危机后,海航在高速扩张的快车道上匆忙转向,海航集团处置非主业资产的步伐开始加快。而在2018年7月,时任海航集团董事长王健在法国因一场意外去世。3天后,已退居幕后两年多的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出任海航集团董事长,重新出山掌管业务。
陈峰和王健被称为海航集团的“左右脑”,联手将海航推进了世界500强的榜单。海航危机之时,王健意外身故,已淡出海航日常管理两年多的陈峰不得不推迟原本安享晚年的计划,复出执掌大局。
8个月来,重新出山的陈峰对海航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在人事方面,重组集团董事会;业务方面,明确回归航空核心主业,围绕“两主两辅”的主架构持续减持资产。
截至目前,海航已处置了超过3000亿元规模的资产,刀尖向内对准了此前高速扩张时期的多元化业务。
“海航正在逐步走出困境,我们还有困难,但是曙光已经见到。”在海航集团大厦30层的会议室,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坦言,海航预计今明两年将继续处置较大规模的非主业资产。
如今,海航的流动性困难依然存在。而回归陈峰治下的海航,正在逐渐剥离“过大”的欲望。
复出,从吃饭开始
这并不是陈峰第一次面对海航如此严重的危机。
从16岁起,陈峰就开始接触航空业,从民航局干部到“闯海人”,他同海航一路走过了许多大风大浪。2000年直面过海航被兼并的生死考验;2003年在民航寒冬中带领海航挺过非典突袭;2008年应对过金融危机下海航的巨额亏损。26年间,陈峰亲历了海航的每一次风暴。
但这一次不一样。同为创始人的王健是陈峰在海航共事30年的重要搭档,王健的突然去世,将债务危机中的海航推向了更深的迷雾,当年计划处置的资产尚未完成,流动性仍然处于高压之下。此时,庞大的海航只能由陈峰出来稳定局面。而这次危机,陈峰只能独自面对。
“我出来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陈峰说,这个意外的情况让他毫无准备,“承担社会责任、员工期望、党和国家赋予的政治任务,这是责无旁贷的。对我来说,成就多大不重要,关键在于我有我的心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社会和支持者带来信心,能够稳定局面就是最大的成就了。”
复出的第一周,陈峰几乎“找不着北”。两年多来,他已习惯了在幕后安静修行的状态,突然被拉回一线处理大量事务,每天在各种会议间周转。一开始还没适应,陈峰在修行期间养成的小饭量无法负荷高压的工作运转,整个人一下瘦了好几斤。他不得不从吃饭开始,逐渐调整,适应岗位。“好家伙,痛苦不堪。”
即便是回到了台前,陈峰也不愿落下修行的功课。工作繁重,他不得不压缩睡眠时间,仍然每天坚持写400字的毛笔学习笔记。自国学大师南怀瑾教他书法以来,陈峰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一共写了280万字,大部分是对所读之书的摘录与思考。“在功课上面,我天天像小学生一样孜孜不倦,始终保持一个天天学习、天天向上的心态。”陈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非主业坚决不要了。”复出之后,陈峰首先为过于臃肿的海航明确了“两主两辅”的主架构瘦身计划,两主是海航航空和海航物流,两辅则是航空租赁和航空技术。“原则上非主业业务剥离、非健康产业退出,未来聚焦航空运输主业”。
剥离巨额资产的决定引来了外界各种猜疑,海航集团内部也隐隐动荡。“稳定是解决问题的最大前提。”陈峰透露,自去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给予相关指示精神,海航采取了系列调整措施积极自救,并明确要守住安全底线,从航空安全和刚性支付两方面保障安全。
“遇到外部环境变化时,保证航空安全的稳定、人心的稳定非常重要。再有,我们守住了刚性支付,同时柔性偿还,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在陈峰看来,企业稳定首先需要领导者有“八面来风吹不动”的定力;其次,海航自身要有信心。
人事调整
在陈峰复出后,海航集团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做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
2018年7月6日,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原任董事局主席的陈峰兼任海航集团董事长。不久,海航集团又证实取消主席一职,陈峰担任董事长。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