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安全网兜得牢:发放减负大礼包 医疗保障更公平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社会保障改革成就卓著,“四梁八柱”性质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有力地保障人民生活、增加群众福祉、维护社会公正。
城乡居保合并——
啃下改革硬骨头
本报记者 李心萍
“我是来帮在外打工的儿子办理居民养老保险的。”戴梅红一早就赶到了四川乐至天池镇劳保所。此前,他们对参保犹豫不决:参加新农保,担心儿子老了未必回乡;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又怕难以连缴15年。“现在新农保、城居保合并了,我们心里有了底,不管在哪儿缴费,到时都能按月领养老金!”
2014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国家宣布启动实施新农保、城居保“并轨”。当时,这项惠及数亿农民的重大改革,被不少人视为“马上改革”“马上得实惠”的典范,社会反响热烈。
“城乡养老并轨前,两套制度分立,对于农民工群体,即使他们在农村参加了新农保,如果户口迁移到别的地方或者转为市民,以往权益累计也会遇到难题。”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现在,城乡居民之间率先并轨,在打破城乡壁垒、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迈出一大步。
在宣布“并轨”的同时,国家还公布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规定了全国统一的衔接方式、衔接条件、资金转移、待遇领取等政策和统一衔接经办规程。
郑功成表示,此次新农保和城居保“并轨”,居民和职工养老保险衔接,不仅使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碎片化”问题初步破解,为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奠定坚实基础,也顺应城镇化提速的大势,让处于养老保障相对“弱势”地位的广大农民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进”可在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并享受相应待遇,“退”可由城乡居保制度“兜底”。
降低社保费率——
发放减负大礼包
本报记者 吴秋余
自2019年5月1日起,我国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单位缴费比例原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同时,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据测算,此项改革措施今年有望为企业减负3000多亿元。
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社保制度平稳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到社保制度的保障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保险缴费标准也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关系企业和参保人员的缴费负担。
“随着社保缴费负担的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将得到有效降低,有利于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有利于稳就业。”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樊勇说。
社保缴费少了,基金收入不可避免会减少。为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5285亿元,同比增长9.4%,地方财政也将安排相应的补助资金。
“降费不会造成养老金支付风险,不会影响养老金的发放。”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符金陵表示,从总量上看,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整体收大于支,滚存结余不断增加。从结构上看,绝大部分省份在执行降费政策后,基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健,具有较好的支撑能力,不会出现“穿底”情况。
社保费征收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其他险种缴费,原则上暂按现行征收体制继续征收,即原由社保、税务征收的继续由社保、税务征收,稳定缴费方式。”税务总局社保费一组组长郑文敏表示,税务部门将在宣传培训和服务提质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缴费人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发展第三支柱——
织密居民保障网
本报记者 曲哲涵
2019年6月,陕西西安鄠邑区村民老郭的家人接到保险公司的电话:“36万多元的大病保险赔付金,已经打到了您的银行卡上。”去年冬天,老郭在家用电热毯取暖时发生火灾,被烧成重伤。住院几个月,前前后后共花费74万元,远超基本医保25万元的报销上限。所幸,老郭投保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老郭的妻子向保险公司递交资料后,理赔金很快到位。
“经过多年探索和耕耘,商业保险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多层次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开大学朱铭来教授认为,商业保险机构利用精算技术,提供大病补充保险,拓展和延伸了基本医保制度;同时,通过医保联网动态监测,减少过度医疗,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
目前,大病保险已覆盖11.29亿城乡居民,参保者患病后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平均提升了10—15个百分点。
近年来,商业保险在税优、税延等政策的支持下,推出了更多具有普惠性质的政策性养老和健康保险产品。
上一篇:从“中国饭碗”看发展成就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