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欧元区经济的结构性难题

2019-08-14 07:18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欧盟委员会近期发布预测,维持欧元区今年1.2%的经济增长预期不变,下调通货膨胀预期至1.3%。欧元面市后,法国和意

  欧元区经济的结构性难题(经济透视)

  欧盟委员会近期发布预测,维持欧元区今年1.2%的经济增长预期不变,下调通货膨胀预期至1.3%。随后,欧洲央行宣布,维持零利率至少至2020年夏季,并计划在下半年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普遍引发了人们对欧洲经济的担忧。

  德拉吉任欧洲央行行长期间,为实现2%的通胀目标实施了两期欧版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在二级市场购买欧元区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向银行提供流动性,实施零利率政策,促使银行对外贷款,推动投资和消费,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在为欧洲结构改革争取时间的同时,德拉吉不断呼吁,货币政策已竭尽所能,欧盟委员会应在财政政策方面共同发力,通过结构改革实现欧洲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然而,欧洲国家的情况却日趋复杂。法国结构改革遭遇街头抗议,意大利放缓了结构改革的步伐。与此同时,德国和荷兰等财政预算盈余、平均负债率较低的欧元区国家,则素以“节俭”著称,无意为各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埋单。

 

  究其原因,还得从欧洲南北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说起。据欧盟委员会一项研究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法、意等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立足于由公共部门和低储蓄所拉动的内需,而德国、荷兰等国的经济增长则依赖出口。欧元未流通前,法、意可不断通过本国货币贬值的方法进行“债务减计”,以此重新获得竞争力;德国和荷兰则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不断增加出口,同时通过保持币值稳定来保证储蓄“不缩水”。

  欧元面市后,法国和意大利无法再通过货币贬值来重新获得竞争力,而德国和荷兰等国的出口竞争力却不断增强。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在南北欧间的差距不断加大。这种结构性的困境延宕已久,尽管欧洲央行通过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操作努力“放水”,也没能缓解这一结构性矛盾。

  欧洲眼下面临的不光是内部矛盾,外部环境也比较艰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球技术供应链受到威胁,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多国央行已经做好了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准备,美国已经降息。欧洲经济增长由此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已经从2017年开始减速,2018年增长率为1.4%,预测今年仅为0.5%。

  今年底,来自法国的拉加德将担任欧洲央行的新掌门人,来自德国的冯德莱恩将成为欧盟委员会主席。法德作为欧洲一体化曾经的轴心,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掌握货币政策,一个能左右财政政策,两国能否携手解决欧元区的结构性问题,推动欧洲实现可持续增长,还需拭目以待。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