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时代大庆精神大庆人
百年油田正青春——记新时代大庆精神大庆人
新华社哈尔滨8月11日电 题:百年油田正青春——记新时代大庆精神大庆人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王淮志、管建涛、闫睿
让新中国一举甩掉“贫油”帽子,挺起共和国石油工业的脊梁;
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创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奇迹;
60年生产原油近24亿吨,60吨油罐车装满可绕赤道14圈……
“除了大庆,没有哪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能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原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曾这样由衷地赞叹。
风云激荡一甲子。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大庆油田正青春!
创业:大庆,中国之庆
朝阳洒照,高铁疾驰,掠过龙凤湿地,一排排抽油机上下摆动,永不疲倦。
这里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85岁的苗秀金老人,数十载与抽油机相伴,常忆起火热青春。他说:“那时就一个心眼,为国家多出油,出好油。”
1959年9月26日,位于当时黑龙江省肇州县的松基三井喷出第一股工业油流。那时,国内石油缺口近六成,北京公交车因缺油而不得不背着“煤气包”。
时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大庆之年得油田,大庆油田因此得名。这是李四光等地质学家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的胜利,打破了中国“贫油”的论断。
1960年,在党中央号召下,4万多名转业官兵、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涌向莽莽荒原,打响了战天斗地的石油大会战。
铁人王进喜率队从玉门来到大庆。“下了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先问了三句话: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纪录是多少?”王进喜的队友孙崇德回忆。
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取水保开钻。只用5天零4小时,王进喜就率队打完第一口井。
开发条件恶劣,吃饭都成难题。国外实施技术封锁,油田开发困难重重。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进喜的话激励着会战大军。
缺粮,职工家属自己开荒种粮,“五把铁锹闹革命”。
缺衣,自办缝补厂,“一件棉衣里子用40多块旧布拼成”。
缺房,他们和泥、脱坯、抹墙,向当地人学习“干打垒”。
一个月后,大庆油田首趟原油专列在震天欢呼中启运。
开发三年,大庆油田生产原油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一半以上,一举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中国人从此把“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新时期,大庆油田再出发。
从探明我国东部陆上最大气田庆深气田,到隆平1井天然气勘探获得大发现,大庆油田天然气事业快速发展,实现了从“一油独大”到“油气并举”的跨越。
大庆油田还大力开拓海外市场。1205钻井队第18任队长李新民带队奔赴苏丹,8年创造32项当地钻井纪录,在国外立起标杆。
李新民说:“地表温度高达60摄氏度,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一人一天喝17瓶水,工作服一天下来就是厚厚一层汗印……”
从钻井、维修做起,大庆油田海外业务拓展至26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大庆油田海外市场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
今年是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60年来大庆累计生产原油近24亿吨,相当于40个十三陵水库的蓄水量。
创新:一个甲子的辉煌
今年82岁的大庆“新铁人”王启民后背微驼,仍在调试自己研发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坚持带队伍、做实验。
1960年,王启民实习时看到,会战大军住地窨子、吃窝窝头,风吹日晒、爬冰卧雪为国家打井找油,深受触动的他毕业后选择了扎根大庆油田。
“当时,外国专家断言,中国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不了这么复杂的油田。”王启民不信邪,写了一副对联: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
世界同类油田,稳产期一般在3至5年,最多不超过12年。大庆油田却创造了奇迹: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12年年产原油4000万吨以上。
“人虽然老了,但思想不能老;疾病使背驼了,但精神不能趴下。”王启民说:“我要用一生寻找大庆油田开发的‘金钥匙’。”
一次采油是靠地层天然能量将油采出来,二次采油通过注水将油“挤”出来,三次采油依靠化学剂把油“洗”出来。
科研工作者伍晓林带队打破国际垄断,攻克了一种三次采油技术,可在传统水驱技术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在大庆油田,采收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找到了一个玉门油田。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