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30城下雨仍内涝 海绵城市建设为何这么难?
8月1日-2日,河南郑州市区出现大到暴雨,个别站点大暴雨,市区多处出现内涝。不少市民感慨,一场暴雨让郑州变成了“东方水城”:“终于知道为什么很多路都叫航海路、长江路、黄河路了,逢雨必淹啊。”还有市民吐槽:“这块大海绵,吸水不沾弦(当地方言,不靠谱的意思)”。
“大海绵”,指的是郑州于2016年入选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而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要建设得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当时,郑州对其城区的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为50年一遇,其他规划区为20年一遇。此后,郑州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根据《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该市至2020年建设海绵城市项目总投资将达到534.8亿元。
虽然愿景很好、投资甚巨,但在许多市民的直观感受中,每逢大暴雨总是会出现内涝,“海绵”城市效果似乎还很难实现。而这也是全国许多试点建设海绵城市的地方都曾出现的情况。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但根据许多试点城市的实际情况,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许多项目,还是很容易出现内涝,这是为什么?海绵城市的目标真的难以实现吗?
让城市不再“看海”
“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北京市民胡立善一直深信这句话。根据他的观察,北京这座城市下水道比较好的地方,就在他上班的亦庄。
2018年7月中旬,一场大暴雨降临北京。众多科技公司扎堆的海淀区后厂村、西二旗的一些路段出现内涝,地图上显示出现大量“积水事件”,许多人不得不“趟水”上班。
“真正建成了海绵城市,即使再大的雨,路面也没有一点积水,那就好了。”胡立善很期待这样的效果能扩展到更多地方。
“7.21大雨”,指的是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
这是一场城市建设的悲剧。在此之后,海绵城市建设被提上议程。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030年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此外,《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都提及要提升城市的排水能力,并加强对老旧排水管网的改造力度,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建设等方案。
“渗、滞、蓄、净、用、排”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六字诀”。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陈前虎教授告诉记者,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大特点就是直面现实问题,根据每个城市的水质、水环境情况因地制宜。
根据陈前虎的调研,在浙江嘉兴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首先要解决的是工业污染对水质的影响;在浙江兰溪等城市,则要解决防洪、内涝等核心问题;在甘肃等西北地区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把水资源留下来,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不同的情况,要采取的手段和措施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国于2015年和2016年前后公布了两批、共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这些试点城市有很强的地域代表性,也包括了不同的城市规模,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都有。
30个试点城市积累了哪些经验
为鼓励各地建设海绵城市,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给予了大额财政补贴。尤其是30个试点城市,普遍获得了大量真金白银的支持。
例如,第一批16个试点城市普遍要进行旧城改造,结合棚改、危改、旧城改造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前三年计划试点区域总面积435平方公里,共设置了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园林绿地、地下管网、水系整治等各类项目3159个,总投资865亿元。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