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装好的隧道拆开,重装一次!揭秘港珠澳大桥建设背后惊心一
把装好的隧道拆开,重装一次!揭秘港珠澳大桥建设背后惊心一幕
科学精神名家谈
林 鸣
大约两年前,我曾在伶仃洋上,指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段的安装。
那是和大自然的一场“竞赛”。
那一天是我的人生巅峰:精神极度专注,从凌晨3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个人的生命仿佛完全融入了大海里。当时的状态是紧张、兴奋还有全力以赴。
我们需要安装的那一段隧道是整个大桥的合龙段,虽然只有10米长,但重达6100吨,是桥梁建设史上最重的结构。我们不仅要把它吊起来,还要把它沉入海底,与两边的隧道对接。这是我们用了4年时间发明的一种全新的隧道合龙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将过去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海上工作缩短成了一天。
靠创新,我们连通了过去无法连通的地方,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为了完成这场“竞赛”,我们从2011年开始准备。大约4000人,像走钢丝一样,一起度过了7年的时光。
有人问我,你们为什么不用前人用过的成熟的方法?因为,那种方法并不适用。这里的独特环境,迫使我们必须走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
越是超前于时代的创新,就越珍贵,越具有永恒的价值。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超前的创新有时不容易被同时代的人理解和接受,很多人甚至在有生之年,都无法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创新?我们应当怎样设定创新目标?我们创新的“初心”应当是什么?
科技创新最终极的目标是人的培养。为什么?打个比方,学习哲学时,通过大量对问题本质的思考,能提升我们的智慧。同样的,对于我们而言,前瞻性创新活动往往是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在寻找这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改进自己的方法,激发自己的潜能。
瞄准火星,至少可以跻身于群星之间。“过度训练”,才能够让我们获得超能力,才能在人类真正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从容应对。
再回到两年前的那一天。
最后一节隧道在海底连接好后,我们发现这一节隧道与两边隧道的偏差达到了10多厘米。虽然也能正常使用,但是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大桥,会不会因此留下一个问号?而这个问号必定会成为整个大桥的遗憾。
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决定,把装好的隧道拆开,重装一次。
自沉管隧道发明以来,把装好的隧道拆开、重装,还是“无人区”。完成这个拆开、重装的过程,历时两天两夜。这期间,我们尝试了300多次,始终找不到“感觉”,达不到满意的精度。眼看着海流越来越强,海水越来越浑浊,我的内心第一次被隐隐的绝望所充斥,因为我们想不出可退之良策。一直坚持到离安装窗口结束只剩下最后10分钟时,天道酬勤,“感觉”忽然就来了,我们终于把隧道重新接好了,而且达到了不可思议的2.6毫米精度。
创新意味着要向未知迈进,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我们要敢于担当,要敢做敢为,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换个说法,创新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就需要有人去“冒险”。为了未来不冒险,现在去冒的险;为了他人少冒险,主动去冒的险;为了多数人不冒险,少数人去冒的险,在我看来,都是有价值的,都值得我们去试一试。
但是,“冒险”并不意味着成功是偶然,靠的是运气。我们建设的海底隧道,长6.7公里,分为33节,每一节都要在海中安装,只要有一节出问题,大桥就无法建成。而这33节隧道的安装,几乎每一次都会遇到新的难题、新的挑战。因此,除了要“冒险”,我们还需要智慧,因为智慧能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
智慧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训练,来自于我们对世界细致的观察与发现,来自于我们的终生学习。我们不但要读书学知识,还要读社会这本无字的书。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个人的智慧往往很有限,为了做出最有价值的发明创造,我们更需要重视团队的智慧。这就要求我们以最开放的心态,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流,与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交流,与比自己经验丰富的人交流,与学识和理论修养更深的人交流。我们还要学会倾听,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倾听团队的声音,体会语言背后的思想。
一个发明加上另一个发明,等于两个发明。但是一个思想加上另一个思想,很可能等于3个、4个,甚至更多的思想。一个人可以走很远,一群人才能走到最远。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