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诟病不止 干部备受其苦:一刀切式治理何以屡禁难绝
群众“遭不住”,干部也叫苦:“一刀切”式治理何以屡禁难绝
为提升街面整体形象,要求所有商户招牌大小、颜色、字体统一;为达环保标准,打造“无猪镇”“无鸡镇”;为推进厕所革命,强制农户采取不太合适的设计方案……不少地方出现的此类“一刀切”政策,让基层群众叫苦不迭,基层干部也颇有怨言。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尽管与现代化治理理念相违背,但有些地方为追求快速“见效”,工作部署“齐步走”,“一刀切”政策屡禁难绝。专家表示,杜绝“一刀切”治理方式,需要强化依法行政思维,提升政策举措精准化。
群众诟病不止,干部备受其苦
中部某集镇居民吐槽说,当地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过程中,要求所有沿街商铺招牌都必须使用红色。“包括中国移动这些长期使用蓝色招牌的店铺,甚至丧葬行业店铺都被要求使用红色招牌,让人哭笑不得。”
“政府出台规定规范店铺招牌长宽高及其悬挂方式等可以理解,但要求包括特殊行业在内,所有招牌颜色、字体保持一致就太不合理了。”该居民表示,这种要求并没有法律或政策依据,纯粹是基层政府拍脑袋、一刀切的做法。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说,像地方政府对摩托车、电动车一禁了之、一限了之,这样的思路和做法都是政策管理低能的表现,不仅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也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
一些“一刀切”政策纯粹就是乱作为。如生态环境部去年8月通报典型案例显示,陕西省彬州市打着大气污染治理的旗号,违规设立3处进出城区的重型车辆冲洗站,规定进出站的车辆无论是否干净都必须交费洗车。这让许多司机很不满。
与此同时,一些基层干部也备受政策执行“一刀切”之苦。“治理大棚房非常有必要,但必须建立在调查清楚,分门别类的基础上。”西部某分管大棚房整治的副县长说,实际操作中,划定一条线,不管合理不合理,就要基层去执行,这让他们很犯难。
某基层农业部门负责人说,有的地方将建在农用地上超过一层的建筑物就认定为“大棚房”,实际上很多都是建在政策允许的设施农业用地上,而且盖两三层也是为节约用地,“这种超过一层就得拆的要求,让很多现代农业投资者损失惨重”。
追求“快速见效”,只能“先干再说”
公众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可遭到社会普遍“诟病”的 “一刀切”政策为何依旧在基层治理中屡屡出现?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背后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一是盲目追求快速“见效”。半月谈记者在长江沿岸某地采访发现,畜禽和水产养殖业一度比较兴盛,在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时,地方政府急于取得成效,直接推出了“一刀切”的关停措施。由于前期并未给群众预留足够的时间,突击关停,导致大量水产品集中上市,价格下跌,许多养殖户遭受了巨大损失。
一些地方在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或者对相关巡视工作发现问题进行整改时,往往希望政策“马上见效”,类似“无猪镇”“无鸡镇”等环保要求,或者为推行火葬发生的“抢棺材”事件,背后都是追求政策出台、基层治理“立竿见影”所致。
二是政策制定缺乏统筹。有基层干部反映,当地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全覆盖,所有集镇、村居厕所都必须采用栅格式污水处理。实际上当地已纳入污水管网收集三年计划,各类生活污水都将集中收集处理。按现在的要求,设施用不了两年就都会“闲置”,造成资金浪费,基层很为难。这种“一刀切”式政策,就是缺乏统筹和弹性,在工作存在交叉的跨部门领域表现尤为明显。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很多“一刀切”问题出在部门出台政策前没有经过充分调研。有的政策不够细化,一根标尺应对基层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有的政策缺乏反馈渠道,很多干部有意见不敢提,宁可先按政策操作,“出了问题再说”。
三是形式主义思维作祟。北方某地农村居民表示,去年冬季,村里突然通知不让用煤烧炕,必须用电热炕板。还有村干部放话,发现谁家烧炕就要罚款。此后,当地政府回应称,当地是在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并给予财政补贴,但有个别村干部对政策理解不透,“已对相关村干部进行批评教育”。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