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渐清重燃“湖畔之梦” 人湖相处应保持“距离美”
中新社昆明7月29日电 (缪超)夏季入夜后,上千名附近民众聚集到滇池南岸边一个新兴夜市,消费露天KTV、迪斯科和烧烤……
资料图:滇池。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高原湖泊滇池曾遭受严重污染,近年来治污取得成效,水质转好,当地人重新爱上湖畔生活。
今年57岁的胡伟平是土生土长的昆明人。他至今记得小时候的滇池,“夏天,滇池湖滨人山人海,大家在岸边欢唱、歌舞,在清澈的湖水里游泳、划船、嬉戏,好不热闹。”
上世纪80年代,滇池流域人口急剧增加、经济飞速发展,滇池负荷越来越大,水质迅速恶化,一度达到劣V类,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昆明人当地人都避之不及。
近20年来,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近500亿元人民币治污,基本建成环湖截污治污系统、健康水循环体系、生态修复与建设等工程,滇池水质持续改善。
2016年滇池水质由劣V类提升为V类,2018年全湖水质上升至IV类,为30余年来最好。
在滇池治理中实施退塘、退田、退房、退人,还湖、还林、还湿地“四退三还”工程对水质的转变起到巨大作用。滇池这一“人退湖净”的经验模式,也被借鉴到洱海、抚仙湖的治理中。
湖水渐清,民众渐亲,散布滇池湖滨带的十多处湿地公园成为人们周末休闲好去处;环湖公路上,骑行者络绎不绝。
两个月前,南岸湖边自发形成大规模的露天夜市。除了民众的休闲生活向滇池靠近外,有着滇池三分之一湖岸线的晋宁也成为投资热土,正在打造国际康养旅游新区、高原湖滨宜居新城。
胡伟平站在滇池边眺望沿岸的连片灯火感叹道,“人们的生活回归湖畔,或许会给滇池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昆明市晋宁区区长徐波表示,包括晋宁在内的整个昆明环湖区域城市发展,绕不过去的就是滇池治理与保护,“这是我们的政治责任,也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家底。”
“我们严格施行滇池周边禁建区内禁止一切建设,限建区内限制建设,落地晋宁的项目环评要达标。”他说,在城市发展中必须保住滇池保护“底线”、守住生态“红线”和城市发展“上限”。
民众回归湖边活动,徐波认为,“也需要把握住‘度’,支持民众湖边休闲,但不能对滇池造成污染。”目前,政府将禁止新兴湖边夜市的一切经营活动。
云南生态学专家段昌群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应该让建筑、生产、生活远离开放水体。而在胡伟平看来,“也许人与湖还是距离产生美。”(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