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携手推动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
粤港澳三地深化生态环保合作机制,携手推动大湾区生态环境改善;粤澳合作建立环保产业园,以环保科技为突破口,助推大湾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广东加大乡村居住环境整治,香港社区营造经验助力乡村保护和开发,激发乡村活力。
穿行在港珠澳大桥上,如果足够幸运,可以看到野生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与大桥上的“海豚”造型钢塔相映成趣。9年时间,这座连接粤港澳三地的钢铁巨龙在伶仃洋上凌空而起,其建造过程竟实现了中华白海豚“零伤亡”和生态环境“零污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犹如大湾区建设的注脚,清晰传递了生态文明之于大湾区的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深化三地环保合作机制
2400参与人次,清理逾20公里海岸,收集垃圾高达22吨,这是近期粤港多个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众多义工为响应“世界海洋日”而联合开展的海岸清洁活动的战果。“香港特区政府环保署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首次通过粤港海洋环境管理专题小组联合举办的海岸清洁活动,这是一个重要里程碑。”香港特区政府环保署发言人表示,粤港海洋环境管理专题小组使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有更紧密的协作,并在海洋环境教育合作方面携手跨进一大步。
该发言人所说的粤港海洋环境管理专题小组,是粤港双方于2000年设立的粤港持续发展与环保合作小组下设的众多专题小组之一。在这一合作机制下,粤港双方于2017年5月开始试行“海上垃圾通报警示系统”,利用电脑监察香港和广东省珠江流域13个城市的雨量数据,就区内水域可能出现大量海上垃圾发出预警。这套预警系统启用一年半,就完成暴雨、水浸或重大环境事件通报15次,为各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供有效支撑。
事实上,粤港合作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已有多年历史。1995年,深港两地就携手开展深圳河治理工程先后完成了河道清淤、堤防巩固、排污口整治、水面保洁等一系列工程。“自去年12月以来,深圳河河口断面水质达标,连续达到地表水Ⅴ类,深港合作治河取得积极成效,预计今年深圳河水质还将有大幅提升。”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随着深圳河湾流域水质有明显改善,还吸引了白海豚、水母回归栖息。
在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约55公顷的湿地为茂盛的红树林所覆盖,成为50多种水鸟的栖息天堂。在繁茂的红树林背后,是由澳门市政署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的红树林整株移植法,加速了澳门滩涂湿地红树林扩散生长速度。此外,澳门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促进泛珠三角地区与国际市场间的环保商业、技术及信息交流。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表示,在国家有关部委牵头指导下,三地正抓紧制定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坚持全球视野,对标国际一流湾区,深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环保科技助推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初,广东大气六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连续四年达标,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物各项指标与上年同比全面改善,全省和珠三角PM2.5年均浓度再创新低。
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在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林建岳看来,环保科技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他建议,三地政府应联合制订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环保科技产业发展,包括协调三地业界推动环保研究,加强合作研究废物处理技术,开拓可再生能源,共同觅地建立“环保园区”,鼓励企业在园内设立回收加工厂或再造品生产线等,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发展。
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的一处环保产业园,已如林建岳设想的那般运营了8年。走进崖门新财富环保产业园的电镀工业基地,最吸引眼球的,是架于空中约一层楼高的一排排管道。“入驻企业生产环节所产生的废水,都会通过这些管道引向废水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基地运营方、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文献告诉记者,基地根据废水类别分别配置相应处理单元,组合应用多种废水处理工艺和技术,确保工业用水处理中心能够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并接受三级环保部门24小时监督。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