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良渚古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成功

2019-07-07 01:37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每年大量濒危种类候鸟在此栖息越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良渚古城遗址塘山遗址双

  良渚古城、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申遗成功

  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增至55处,位居世界第一;申遗预备名单已有60余处

  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前一天,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也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分别增加一处,总数增至55处,位居世界第一。

  新京报讯 今年世界遗产大会6月30日-7月10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计划审议35个新申报遗产项目。我国“良渚古城遗址”和“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参加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7月5日和6日,这两个项目双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实证,证明在距今5000年前,长江下游已经进入古国文明的阶段,被考古专家称为“中华第一城”。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是我国第一块、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世界遗产,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世界自然遗产空白,将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路线乃至全球候鸟栖息地保护的典范。

  世界遗产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例会,每年召开一次,主要职责是审议、批准新申报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55处,其中文化遗产37处,自然遗产1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 解读

  中华五千年文明最重要实证之一

  一直以来,中华文明有“上下五千年”之称,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没有被文字直接记载下来,如何证明“五千年文明”的实际存在?良渚古城就是最重要的实证之一。

  为了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寻找证据,2001年,我国正式提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2004年-2015年,探源工程实施了4个阶段的研究并结项,在距今5500年-3500年的重要都邑性遗址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介绍,良渚遗址修建于大约5000年前,为了防止山洪对城的侵害,先动员人力修了一个长3.5公里、宽十几米的巨型水利工程。良渚古城中心部位有巨大的高台,围绕高台修建了约300万平方米的城址,最新发现表明,内城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城址。

  据初步估算,这样的工程量,如果动用1万个劳动力也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么大规模的工程,仅仅靠一个部落或者一个联盟是不可想象的,应该是动员了相当广阔地方的人力。

  良渚古城遗址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晚期在该区域曾经存在过的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国以及该地区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认同、社会政治组织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证据。该遗址揭示了从小规模新石器时代社会向具有等级制度、礼仪制度和玉器制作工艺的大型综合政治单元的过渡,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

  除了高等级的宫殿之外,也修建了高等级的墓葬。一个墓里往往有上百件随葬品,尤其是有制作精良的玉琮、玉璧等玉器,及制作非常精致的武器——玉钺,有的短柄钺还有玉质装饰,显然是军事指挥权力的象征。

  “所以我们说这是一个阶级分化相当严重的社会,这是一个产生了王权的社会。”王巍说,“我们认为,以良渚古城为代表,在长江下游地区,距今5000年已经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

  良渚古城遗址保护面临三大难点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代表中国政府在发言中表示,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是见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文化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将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良渚古城遗址保护面临三大难点:良渚古城遗址作为远古遗留至今的土遗址,对外部环境较为敏感,保护难度大;良渚古城遗址点多面广,保护难度大;遗址地处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遗址保护影响范围近100平方公里,而考古发掘依然不断有新发现,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遗产保护的关系难度大。

  对良渚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国家文物局要求严格按照规划、实施、监管、评估和反馈的循环机制实行。目前良渚古城遗址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已经实现对遗址进行动态实时监测。

  良渚古城遗址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