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火急的“通道转兵”
万万火急的“通道转兵”
湖南通道转兵纪念馆内的雕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胡志中/摄
这是一封攸关生死的电令。
1934年12月12日19时,一个特别注有“万万火急”字样的电令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中央红军各部紧急发出,命令全军12月13日西进并攻占贵州黎平。
85年前,中央红军付出重大牺牲强渡湘江,翻过老山界,来到湖南通道县,部队由从江西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见到第四道封锁线被突破,蒋介石紧急调集五六倍于中央红军的兵力在通道以北的城步、绥宁、靖县、洪江、武冈等地,构筑工事,张网以待,准备全歼红军。
出路在哪里?中央红军面临着生死抉择。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记述,“红军如果继续往湘西去,势必陷于重围,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危急时刻,毛泽东提出,立即放弃前往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红军转到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贵州去创建根据地。
《毛泽东年谱》中写到,1934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湖南通道参加中共中央负责人的紧急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面问题。
李德坚持红军主力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
毛泽东从敌军重兵阻拦红军主力北上这一情况出发,力主西进,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军。王稼祥、张闻天和周恩来等多数人赞成毛泽东的主张。
会后19时,中革军委就会议精神致各军团、总队首长,发出以上“万万火急”电。
决定长征中的中央红军放弃北进湘西会合红二、红六军团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这就是著名的“通道转兵”。
当时担任李德翻译的伍修权回忆说:毛泽东同志西进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同志的赞同。中央鉴于形势,接受了这一正确建议。
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描述:“部队在12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多名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红军长征史》写道:短促的通道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毛泽东第一次在中央有了发言权,也是他的意见第一次得到中央多数同志的赞同。
2012年,通道旧县址上建起了通道转兵纪念馆,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再走长征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来到这里,一进馆便看到墙壁上书写着几行字:实事求是,民主集中,独立自主,敢于担当。在这里,记者见到了红军通道转兵时留下的各种文物,以及那封“万万火急”电令影印件。
通道县红军长征史研究专家胡群松认为,“通道转兵”是一项尊重客观实际的决策,挽救了危难中的3万多中央红军,体现了红军长征转折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集中、勇于担当的精神。
本报湖南通道6月30日电
中国观察
国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