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恢复”约2万年以来植被变化
中新网南京6月24日电 (杨颜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4日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该所科研人员以中国南方现有资料为基础,在一些研究薄弱区获得20个湖泊/泥炭剖面钻孔开展研究,最后选取14个点位的孢粉数据用于恢复过去约2万年以来的植被变化过程。
新增钻孔和主要文献钻孔地理位置图。南古所供图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介绍,地球气候自末次盛冰期约2万年前开始逐步回暖,适宜的气候条件促成了全新世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先民从早期采集与渔猎为主的游弋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转变到以农耕文明定居生产生活方式。
这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当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联,对当今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南方植被自末次盛冰期以来曾发生过重大的变化,鉴于资料的局限,人们对这一变化的具体过程及其与人类农耕生活的联系,仍缺乏全面的了解。
为了更好地解译中国南方末次盛冰期以来植被随气候波动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伟铭研究员、舒军武副研究员和陈炜助理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李春海副研究员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以中国南方现有资料为基础,在一些研究薄弱区获得20个湖泊/泥炭剖面钻孔开展研究,最后选取14个点位的孢粉数据用于恢复过去约2万年以来的植被变化过程。
研究团队首次给出中国南方距今1.8万年、9000年和6000年前后的植被分带图和各区域植物的分布特征。
研究显示,中国南方植被自约2万年以来的变化规律,总体上与末次盛冰期后全球气候变化过程相吻合,距今1.8万年前后的温带植被可以向南延伸到现在的南亚热带区,反映当时气候虽然已开始回暖,但植被性质多少还保留了部分前期冰期气候特征。
此外,研究区全新世大暖期期间的植被特征明显,距今9000年和6000年植被的特征颇为相似,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还由于中国南方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推测距今9000年以来长期的强季风气候,可能是主导当时植被分布及其与现在逐步趋同的主要原因。
高分辨孢粉研究表明,一些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气候事件虽然在部分地层剖面中有所显示,但对当地植被的总体性质影响有限。研究区植被除受到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制约外,季风气候的演化与发展同样构成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