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层选调生的初心故事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追记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30岁。生命定格。
6月22日上午,许多人从全国各地赶往广西百色,送别一位献身基层扶贫事业的选调生。
多家媒体开设网络悼念专题,送行的“队伍”达百万人次,留言“献花”者不计其数。
人们送别的,是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6月16日晚,她在返回驻村途中突遇暴雨洪流,不幸因公殉职。
“太年轻了!”人们痛惜于她美丽而短暂生命的同时,也引发一连串关于当代青年初心和使命的讨论。
“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
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目前仍有280个贫困村19万余贫困人口未脱贫。
2016年,来自百色市田阳县农村的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投身基层扶贫事业。
“她本可以有很多选择。”昔日导师郝海燕惋惜地说,“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
但黄文秀的心在家乡。
“我是一名党员,是来自百色革命老区的壮家儿女,将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青年一代责无旁贷。”黄文秀说。
高考时,黄文秀选择师范院校。“她曾希望成为一名老师,把所学知识教给乡村的孩子。”黄文秀姐姐说,妹妹最大的梦想,是在村里办一所幼儿园。
读研期间,黄文秀一直关注基层教育及扶贫。2015年,她参与首届“启功教师奖”评选调研,走访过很多贫困乡村。在一次课堂展示中,黄文秀深情讲述山区乡村教育面临的困境,她由衷地说:“教育,事关乡村的未来。”
“基层很需要人才,有没有考虑过回家乡?”在校期间,黄文秀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就业中心学生助理,有同学咨询毕业就业问题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地问。
“不少同学就业方向并不明确,而文秀学姐的目标始终明确而笃定。”北京师范大学2017届学生王珺说。
毕业前,黄文秀用两个月时间到百色、河池等深度贫困地区调研,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并决定报考广西定向选调生。
“我来自广西贫困山区,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尽绵薄之力。”
这是黄文秀的初心和梦想。
这是她一直以来的选择。
“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
“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黄文秀在《驻村日记》中这样写道。
2018年3月,刚结束田阳县那满镇挂职锻炼的黄文秀,主动请缨到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对她而言,这是一次回报乡亲的“实战”,更是一次“心灵的长征”。
彼时的百坭村,交通不便、产业不强、脱贫任重,472户2067人中,还有103户473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达23%。
“莫当真,女娃娃,‘镀镀金’走过场就回去啦。”驻村之初,有的村民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姑娘不抱希望。
“我本身就来自农村,怎么得不到乡亲们的信任呢?”黄文秀思考,缘何自己和群众有“距离感”。
她很快做出改变:搬到村里住下,跋山涉水、进村入户访贫问苦,感受乡村的温度,深究乡村发展之道。
“我到贫困户家,不再拿着本子问东问西,而是脱下外套帮他们扫院子;贫困户不在家我就去田里,边帮他们干农活边聊天,时间久了,村民们见我多了,开始慢慢地接受我。”听到村民说“这个丫头还真是难缠得很哩”,黄文秀心里满是欣慰。
走访中,村民反映最集中的是山上片区5个屯的通屯道路硬化问题。这5个屯此前已通砂石路,但多处路段砂石已被雨水冲刷流失,路面坑洼、泥泞不堪,坡陡路段摩托车都难以通行。
“公路不通,发展必然受阻。”为解决百坭村的交通难题,黄文秀积极向上反映,申请到1.8公里通屯硬化项目,新建4个蓄水池。另外3条路,也已列入2019年专项扶贫资金安排项目。
黄文秀的努力,群众记在心上,亲切地称她“文秀书记”。
“失去文秀书记,村里好比断了一只‘翅膀’。”百坭村副主任黄世根说,在黄文秀带领下,村里砂糖橘、茶油树、八角、水稻等产业方兴未艾,“以前村民种植砂糖橘却不懂销售,收入微薄;文秀书记来后,帮忙搞电商销售,收入翻番,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