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援非医疗队46载演绎中非“不了情”
对于塞拉利昂和津巴布韦民众而言,万里之外的中国湖南是“白衣天使的家乡”。1973年,湖南首次向塞拉利昂派遣医疗队,1985年又开始承担了对津巴布韦的援外医疗任务。
中塞友好医院内,医护人员抢救窒息儿童。 受访者供图
46年来,湖南先后向两国派出长期援外医疗队员36批438人次,完成各类手术20万余台,诊治患者83万人次,捐赠设备价值1500多万元人民币。湖南援非医疗队也因此收到塞拉利昂总统颁发的特别金奖和津巴布韦总统办公室的感谢信。日前,多位湖南援非医疗队员向笔者讲述了他们与非洲结下的“不了情”。
分秒必争 抗击埃博拉
时间回到2014年,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疫情给塞拉利昂卫生系统造成重大打击,不少医务人员因此牺牲。
次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黄燕和40多名湖南医务人员一起,受命奔赴位于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JUI医院,开展病例救治和疫情防控。
援塞医疗队向当地护士传授急救知识。 受访者供图
“医院成了一座空房子,就剩一位院长和几名临时护士,病房里只有床和桌子,基本的医疗和防护设备都没有。”黄燕回忆起那时的景象。
深感任务紧迫,大家抵达后第二天就立即投入到工作中。队员们身兼数职,不仅要看病问诊、管理药品、搬运设备、采买物资,还要帮助医院建立医疗、护理、疾控、检验等系统。
为了抵御病毒,医护人员在酷暑中也必须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往往几分钟就汗透衣背。即便如此,他们依然24小时轮流值守,最终实现了接诊埃博拉患者全部治愈。
一名30岁的女病患妮可让黄燕记忆深刻。她入院时不仅遭受着病痛折磨,还担心因患埃博拉被家人抛弃。病情数次反复让妮可精神状态极差,甚至拒绝治疗。
得知该情况后,队员们每天不断鼓励妮可,让她一点点打开了心房,配合治疗。20多天后,妮可终于走出了隔离区。出院前,她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还用蹩脚的中文向黄燕说了声“谢谢”。
授人以渔 留下“永不撤离的医疗队”
今年4月7日,正在当地执行任务的中国(湖南)第二十批援塞医疗队队员张小琼接到通知,赶往医院救治一名因食用木薯粉糊窒息的患儿。
推开抢救室门,张小琼惊讶地看到塞拉利昂护士Kemoh正使用“海姆利克急救法”对患儿进行抢救。而该方法正是十多天前湖南专家教给他的。三天后,得到及时救治的患儿康复出院。Kemoh说,没想到新技能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以后要把它传授给更多人。
据悉,自1973年以来,湖南援塞医务人员共为当地培训医务工作者8000余人次,留下了一支“永不撤离的医疗队”。近些年,随着中医疗法日渐被非洲民众认可,拔罐、推拿、针灸等也成了培训内容。
20名湖南医疗队员目前所在的中塞友好医院,前身正是埃博拉留观诊疗中心——JUI医院。疫情结束后,
多批医疗队员“接力”将其改造成一所拥有眼科中心、中医标准化诊室、创伤急救培训中心、标准化儿科病房的综合性医院。
情缘难舍 46载援非架起友谊桥
本月,湖南第21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和第17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即将启程前往受援国。与此同时,身在非洲的“老队员”们却难舍这份情缘。
第20批援塞医疗队队长、湘雅医院普外科副教授李劲东还记得,医疗队刚来塞拉利昂时,有一次执行外出任务,开车误入了一个小山村的“断头路”。当时天色已晚,队员们人生地不熟,心里有些紧张。
“没想到当地村民看到车上贴的中国医疗队队旗,热情地问我们要去哪里,告诉我们怎么走,还指挥我们倒车……”李劲东说,塞国民众对中国人非常友好,尤其是中国医疗队员。每当队员外出时,附近的小孩隔老远都会打招呼:“China,good!”
“46年的湖南医疗援非真正地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李劲东说,工作之外,队员们还多次开展义诊、探望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等。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