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中国法院再吹解决执行难“集结号”

2019-06-11 19:47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记者 张素)以11日发布《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纲要(2019—2023)》(以下简称《纲要》)为契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再度吹响解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张素)以11日发布《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纲要(2019—2023)》(以下简称《纲要》)为契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再度吹响解决执行难的“集结号”。

  执行难是指审判机关的生效判决文书难于执行。针对“老赖”“法律白条”等乱象,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2016年3月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如今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中国法院为何再吹“集结号”?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孟祥在发布会上回答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阶段性目标与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总体目标,与民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执行难问题在有些方面、有些地区仍然存在。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赵晋山进一步解释,部分申请执行人对执行的实际效果、执行过程的公开性和规范性仍不满意。执行队伍作风不正,不作为、乱作为甚至违法乱纪现象还未得到根本消除。

 

  为此,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发布《纲要》确定共计53项主要任务,既要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也要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

  为巩固既得成果,《纲要》要求“3+1”核心指标高标准运行常态化。4个核心指标分别是:90%以上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执结,90%以上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符合规范要求,90%以上执行信访案件得到化解或办结,近三年执行案件整体执结率超过80%。“核心指标不但不会调低,相反还要继续进行巩固和深化。”赵晋山说。

  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更需“多管齐下”,其中包括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纲要》提出深化执行改革的举措并列出时间表。比如,2019年底前各级人民法院要出台规定,将调解和裁判内容的可执行性作为考核案件质效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2020年底完成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体制改革试点;2021年前完善拒执罪公诉、自诉案件相关法律制度,统一证据采信和法律适用标准。

  孟祥在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将完成民事强制执行法调研起草工作。《纲要》同时要求补齐刑事、行政案件执行短板,重点强化并推进贪腐案件财产刑的全面执行。

  “民事强制执行立法将进一步提升执行工作的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教授刘保玉此前受访时说,2016年以来最高法已制定数十部执行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将司法解释等上升为法律规定,可以提升其效力等级,弥补现行规定漏洞。

  梳理《纲要》不难发现,“执行公开”也是高频词汇。“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执行制度体系。”赵晋山说,下一步将健全完善执行公开的工作机制,拓展执行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外界注意到,《纲要》明确2020年底前建立涉党政机关、涉军、涉民生等特殊案件执行信息系统,实现网上查询、汇总、督办功能。

  需指出的是,《纲要》亦将刀刃向内,提出对不规范执行行为“零容忍”。例如,建立人民法院执行部门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内部监督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机制,实行“一案双查”工作机制,统筹督查执行案件问题和违纪违法问题。(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