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脱靶“漏洞” 中国科学家首获新一代单碱基编辑工具
2019-06-11 10:28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为了获得更加精准的单碱基编辑工具,杨辉研究组团队对单碱基编辑的胞嘧啶脱氨酶和腺嘌呤脱氨酶分别进行了突变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上海6月10日电 (侯树文 记者王春)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杨辉研究组的一项研究首次证明了BE3、BE3-hA3A和ABE7.10等多个单碱基编辑技术均存在大量RNA脱靶的“漏洞”,其中ABE7.10还会导致大量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具有较强的致癌风险。
该研究通过点突变的方式对3种单碱基编辑工具进行突变优化,使其完全消除RNA脱靶的活性,首次获得3种更高精度的单碱基编辑工具,为单碱基编辑技术进入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该研究成果6月10日刊登在《自然》期刊上。
今年3月,《科学》杂志报道单碱基编辑技术BE3存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脱靶,杨辉团队此项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业界称其“踩下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刹车”。而通过此次研究,研究团队将有望在“漏洞”修复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新一代更加安全精准的基因编辑技术。
杨辉告诉记者,单碱基编辑技术能够实现非常高精度的目标打靶,成为罕见病基因治疗的热门工具之一。已有的研究对于基因编辑工具的脱靶检测都瞄准在DNA水平,而杨辉团队这次将DNA编辑工具脱靶的检测范围首次扩展到了RNA水平。
脱靶问题的发现与解析为开发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奠定了基础。为了获得更加精准的单碱基编辑工具,杨辉研究组团队对单碱基编辑的胞嘧啶脱氨酶和腺嘌呤脱氨酶分别进行了突变优化,最终获得能够完全消除RNA脱靶并且维持DNA编辑活性的高精度单碱基编辑工具。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