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俄出席这个仪式 再次印证“亲戚越走越亲”
【时政新闻眼】习近平访俄出席这个仪式,再次印证“亲戚越走越亲”
6月6日,中国农历端午节前一天,习近平主席从莫斯科飞赴访俄第二站——圣彼得堡。6年前,习主席首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就是在圣彼得堡。今年来圣彼得堡,习主席主要是应邀首次出席有“俄罗斯的达沃斯”之称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习主席说过的这一句话,在这次访问中再次得到了印证。
走近圣彼得堡 一座美丽而传奇的城市
“很高兴在美丽的圣彼得堡同大家见面。”这是2013年9月5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圣彼得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发言时的开场白。
圣彼得堡,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在长达200年的时间里,这里曾是俄罗斯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1924年,为纪念列宁曾更名为列宁格勒。“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话,就是源自于此。
△阿芙乐尔号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成为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象征。阿芙乐尔号至今仍然停泊在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央视记者关舟拍摄)
△冬宫,18世纪中叶俄国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典范。1917年,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这座昔日的皇宫回到了人民手中。(央视记者拍摄)
圣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许多俄国著名诗人、作家曾经在此生活和创作。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曾经念到这些闪亮的名字。
△涅瓦大街一角,莫伊卡运河旁,坐落着著名的“文学咖啡馆”。当年,陀斯妥耶夫斯基、舍夫琴科等人曾是这里的常客。(央视记者拍摄)
△咖啡馆一楼靠窗的座位,至今安放着普希金的蜡像。据说,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正是从这里喝完最后一杯咖啡,直接奔赴决斗地点,不幸在决斗中英年早逝。(资料图)
2013年3月23日,首次出访俄罗斯的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引用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段话:“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以路喻史,韵味悠长。
△涅瓦大街,圣彼得堡最古老的道路之一,也是今天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央视记者拍摄)
△入夜的涅瓦大街。(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2013年9月5日,习近平主席的车队正是行经圣彼得堡涅瓦大街,前往国家会议宫与普京总统会见。圣彼得堡也正是普京总统的家乡。当天下午,在圣彼得堡城郊的康斯坦丁宫,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开幕。第一阶段会议在位于3层的大理石厅举行。习主席在各国元首中第一个发言,发表题为《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讲话。
△康斯坦丁宫,始建于1720年,彼得大帝亲自出席奠基仪式,决心把这里建成“俄罗斯的凡尔赛宫”。建成后,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到此做客。(资料图)
圣彼得堡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它的美丽和传奇,与被誉为这座城市灵魂的涅瓦河是分不开的。涅瓦河自东向西,在圣彼得堡城区穿行30公里,流向波罗的海,奔向大西洋。
△美丽的涅瓦河。(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圣彼得堡有着众多的岛屿、河流和桥梁,是一座“桥上的城市”。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难得一见的“开桥”景观。
△涅瓦河上的桥。(央视记者拍摄)
圣彼得堡众多桥梁的桥面距离水面并不高,为了让大型货船能够顺利通行,这里的许多桥梁是能够打开的。
△桥面上这一排紧紧咬合的“铁齿”,就是桥梁的开合处。(央视记者拍摄)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