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思想纵横:建设生态文明须多积尺寸之功

2019-06-03 11:24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如果患得患失、急功近利,不但生态环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反而会付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成本。

  宁夏灵武有位全国“治沙英雄”叫王有德,他在白芨滩上四十年如一日,凭着“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和“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韧劲,经历一次次沙进人退、人进沙退的反复,终于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一道绿色屏障。白芨滩的树是一棵一棵种下的,白芨滩的生态是一点一点改善的。白芨滩的故事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埋头苦干,必须多积尺寸之功。  

  生态环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任务复杂艰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绝不能持“速胜论”,幻想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像王有德同志那样一年接着一年干、一茬接着一茬干,把百米跑的冲劲和万米跑的韧劲结合起来,做好每一项工作、解决好每一个问题,积小胜为大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也要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存在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另一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大国,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现实压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同时也进入了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

  事实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依然要爬坡过坎、攻坚克难,远未到歇歇脚、喘口气的时候,还没有驻足观风景的本钱。对于依然严峻的现状,绝大部分地区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打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准备。但也有少数地方对于建设生态文明认识模糊不清、思想麻痹大意、作风不严不实,急功近利或怠政懒政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不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子。比如,有的地方在植树造林中图形式、走过场,存在重栽植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导致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成林。又如,有的地方为应付环境督察,加班加点搞突击,督察过后就萌生放一放、缓一缓的懈怠心理,缺乏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保护生态环境也与此相似。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其中各子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可能在短时间内破坏生态环境,但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持久的耐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不急一时之功、不计一己之利,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如果患得患失、急功近利,不但生态环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和修复,反而会付出巨大的经济社会成本。

  荀子的《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建设生态文明犹如逆水行舟,只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03日 09 版)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