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设计当提炼文化精髓
国家形象设计当提炼文化精髓(设计之美新时代 新生活)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有朋自远方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设计为手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
新的时代,一系列彰显国家形象的优秀设计,无不植根于文明视野、美学精神、生活方式。比如,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的建筑设计,延续传统江南水乡特色,采用竹、木、砖等极具乡土记忆的景观符号,以斗拱、披檐等展现传统之美,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互联互通世界的回应,也是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当代发展之意象。又如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活动,一系列系统性的视觉设计凝练形象语言,诠释文化精神,向世界展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传递了“为世界谋大同”的和平发展理念。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将其融入当代设计,对于展示和传播国家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首先在于不断汲取中华美学精神,从中提炼意象、符号和语言。悠久历史文明使我国形成了以“天人合一”“美善合一”为特征的中华美学精神,其与现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对“优良设计”的追求具有一致性。在主场外交活动中,服饰装饰、家具文具设计等往往采用传统工艺和造型,既富民族文化特色,也是中国设计、中国制造的生动展示。例如,北京APEC峰会上的领导人服装,以海水江崖纹等传统纹样为设计基础,传达出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美好寓意;杭州G20峰会会场,以江南白墙、透景圆窗等元素,营造出“月桥花院,琐窗朱户”的典雅之景;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的中式家具,造型洗练、卯榫精密,瓷器用品再现“千峰翠色”之美,体现了中正平和、温柔敦厚的美学精神。这些设计从传统文化中提炼要素,采用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却并不因循重复,而是在国际化语境下,创新设计表达,丰富、充实了“意、象、言”的设计表达系统,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富有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
所谓“道不能无物而自道,物不能无道而自物”,以设计阐释和传播国家形象时,还需准确、深刻理解中华文明价值观,提炼其核心内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情怀,主张和平共处、求同存异,追求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哲学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设计的灵感之源。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国礼设计中,团队以传统乐器为蓝本展开设计,其体量、音调虽各不相同,合而奏之却可成美妙乐章,表达出“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理念。礼品设计,其实是一个“赋形”的过程,通过赋予有形之物以真挚之情,从而实现心意相通,凝聚共识。特别是在国礼设计中,既要使“物”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底蕴、文明智慧和胸襟眼界,亦要表达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把握与期待。必须充分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才能筑牢设计之基,继而以文化创造贡献世界。
设计是文化的表达,也是生活的探索,其出发点和归宿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优秀设计往往不在于对概念、原理的推演,而在于对生活经验的凝练。能够生动展示国家形象的设计,常常与民众生活、精神风貌息息相关。例如,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海报《共饮一泓水》,以“茶”为创意元素,通过表现以茶会友、品茶论道的生活传统,寓意共话建设美好世界的宏愿。又如,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有朋自远方来》,将来自民间生活的潍坊风筝、胶州剪纸、日照农民画、胶南年画等,通过设计转化为灯火影像,展现了具有新时代气息的齐鲁生活画卷。源于生活的设计,使国家形象更加立体可亲,更具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优秀设计包含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有助于提升审美品格。例如,在我国应用广泛的竹制工艺品、家具等,其设计往往植根内涵丰富的竹文化,以清雅的意象、天然的材质,启迪大众在当代生活中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下,设计不应盲目迎合消费潮流,而应在精神文化层面葆有更高追求,以民众生活为基础展示国家形象,以文化精神为内核服务人民。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