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中医病证纳入国际疾病分类 世卫组织为何认可?
日前,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外感病、脏腑证等中医病证名称,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
传统医学病证,为何被纳入国际疾病分类?能否兼容于国际化的分类体系?纳入之后,能发挥什么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有关专家进行了解答。
——编 者
脏腑系统疾病、外感病、八纲证、脏腑证等中医病证名称,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日前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报告》指出,ICD—11包括一个题为“传统医学病证—模块1”的补充章节,将起源于古代中国且当前在中国、日本、韩国和其他国家普遍使用的传统医学病证进行分类。
世卫组织传统医学、补充医学与整合医学处处长张奇表示,这标志着世卫组织对来源于中医药传统医学价值的认可,也是对中医药在中国、在国际上应用越来越多这一现实的认可。国内外多位专家表示,中医正式进入世界卫生体系,这将是中医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突破
获得国际通行证
有利交流与合作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颁布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标准,它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使其成为一个有序的组合,并以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系统性。
“国际疾病分类使得疾病名称标准化、数字化,从而成为医疗、行政管理以及医疗经费控制的重要依据。”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怀琼介绍,作为权威的国际标准,ICD是各国政府在医疗、管理、教学和科研及制定政策中关于疾病分类的规范性标准,是卫生健康领域国际间进行交流的基础标准之一,更是世卫组织对全球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评价以及进行国家和国际间统计的通用标准。一些国际会议文章交流、杂志在涉及疾病的诊断时,要求提供疾病的国际编码,甚至病人转诊时医院提供的病历摘要也被要求填写ICD的疾病编码。
传统医学一直缺少具有国际标准化的统计口径,导致传统医药的相关服务信息、资源状况等处于“信息孤岛”状态。项目主要负责人,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与评价中心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中医科主任窦丹波教授告诉记者,ICD第十一次修订之前,传统医学一直未被列入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框架内,缺少具有国际标准化的统计口径,这不仅阻碍了传统医药在全球的推广,也使国际疾病分类系统缺失了传统医药的卫生统计信息。传统医药纳入世卫组织国际疾病分类将改变这一格局。
张怀琼认为,此次里程碑式成果,使中医药在临床、科研、教育、管理、保险等领域拥有国际标准化语言的“通行证”,对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步伐具有划时代意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示,ICD—11的正式发布,有助于中国建立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并体现中国中医药卫生服务信息的统计网络,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彰显中国中医药服务在人类健康服务中的能力和地位,有利于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与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体系融合发展,为世界各国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兼容
保持中医独特性
不与体系相冲突
中医药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世界需要中医药。2009年,基于全球范围内中医药越来越大的服务量和市场,世卫组织意识到,在ICD体系中应有符合传统医学需求的分类代码体系,由此提出在第十一次修订中增加传统医学章节,启动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
国际疾病分类体系建立在现代西医体系之上,如完全照搬运用在中医学领域,就难免削足适履。经反复权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是难得机遇,一定要搭上这列国际化时代列车,决不能错过。在目录制订中,尽量保持中医的独特性,不与ICD体系框架发生冲突,以我为主,确保我国在国际传统医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应有地位,维护中医药核心利益,让传统医学为世界人民造福。
2009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现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承担了项目管理,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教授等领衔的项目审评专家团队36人,以及术语、信息、标准、分类等各技术领域专家组若干,整个项目参与的全国专家近百人遍布26个省。项目研究历时近10年,中国专家组创新地建立了“病、证内容模板和病证分类框架”。这一框架构建不仅反映了中医理论体系特点,符合中医传统医学病证内容,同时也兼顾了相关国家传统医学内容。据了解,传统医学章节共有具体疾病名150条、证候196条。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