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钢精密带钢公司王天翔:711次试验,只为0.02毫米
山西太钢精密带钢公司王天翔——
711次试验,只为0.02毫米(爱国情 奋斗者)
0.1毫米、0.05毫米、0.03毫米,薄一丝,再薄一丝!2018年初,0.02毫米的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在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研发成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手撕钢”。
梦想照进现实,公司总经理王天翔长舒一口气,却没有像众人那般喜悦,心里更多“是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回想3年前,精密带钢公司日子过得并不如意。主要产品0.5毫米不锈钢材料在市场上并无特别的竞争力,更薄的不锈钢箔材技术话语权一直被国外少数公司掌握。
也正是那时,王天翔来到精密带钢公司。“别人能干的事,我们为什么不能干?”他下定决心要以“0.02毫米”这个不锈钢的极限厚度为切入点,研究高端产品。可当他提出这个目标时,厂里员工议论纷纷,觉得“不接地气”“太空了”。
“这个厚度我们在2014年就试验过,还找来德国专家作指导,可也没个所以然。”作业区主管段浩杰直言不讳,“厂子当时效益不好,员工工资直接和产量挂钩,如果还试验‘废材’,不生产常规产品,大家每天都要白辛苦。”
“既然以前试过,为什么没有分析原因?我们的设备有了,轧辊辊系等工艺环节应该如何着手改进?”王天翔询问。每往前推进0.01毫米,意味着辊系配备的推倒重来。20根辊,分为支撑辊、一中间、二中间,每一根的宽度有6种选择,锥度有5种选择,每种锥度对应5种锥长,又需兼顾不同的凸度选择。如此多变量的配比,意味着2万多种可能性。
如何突破?办法总比困难多。王天翔一方面推行“白板归纳法”,研究队伍各自将意见写到白板上,逐条比对讨论,大家的思路慢慢清晰。一方面推行“试错”管理办法,每个研究人员都有一定的断带次数、抽带米数的“免责额度”。一次,一个员工主动提出“给我一千米,我来试试”,王天翔等人觉得可行,就让他进行断带试验。要知道,“一千米”就是10多万元!让人欣慰的是,这个试验成功了。
成功的背后,源于公司团队的坚持不放弃。有一次,车间里“砰”的一声巨响,操作人员慌慌张张跑过来说“断带了”。他们打开辊系一看,里面全是粉末状的白色晶体,光清理就用了8个小时。王天翔怕大伙放弃,从早上9点多到下午6点,他一直待在现场,直到清理完毕。事后王天翔组织大家分析断带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之后断带事故越来越少。
经过前后711次试验,0.02毫米的不锈钢精密箔材终于研发成功。听说太钢研发出了“手撕钢”,很多商家找上门来,“现在从太钢进原料,每吨能节省成本100万元。”
“‘手撕钢’代表一种方向,带动了高端制造原材料的变革,这两年公司每年收入增长速度达80%,但只是第一步。”王天翔又有新的打算,“我们会不断拓展它的性能和应用领域。”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