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八提“开放” 习近平“亚文会”再释中国态度

2019-05-15 22:21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题:八提“开放” 习近平“亚文会”再释中国态度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15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国家

  (近观中国)八提“开放” 习近平“亚文会”再释中国态度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八提“开放” 习近平“亚文会”再释中国态度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15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这篇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习近平立足文明纵论古今,八次提到“开放”,再次诠释出中国的鲜明态度: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开放”,一直被认为是习近平回应当下世界诸多挑战和难题的答案。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上合组织峰会,从博鳌亚洲论坛到中国进口博览会,“开放”成为习近平在主场外交场合不断强调的关键词。正如习近平所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

  此次演讲中,在作出“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的最新判断后,习近平从古今文明的角度,给出了关于“开放”的论述。

5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p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5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回望历史,习近平指出,亚洲先人们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他说,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

  “一方土地养育一方文化,但如果没有开放的态度,交流互鉴,亚洲文明就不会如今天般丰富多彩。”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认为,习近平通过回望亚洲文明的历史,已经将文明开放的内在性和交流互鉴的必要性阐述清楚。亚洲文明是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的,“开放是历史的启示”。

  关照现实,习近平表示,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开放融通的亚洲。“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他强调,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花坛。/p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资料图: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花坛。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宁强认为,中国刚刚走过改革开放40周年,对“开放”的经验认知尤为深刻,也因此,不论是文明还是经贸,“开放”成为习近平一直强调的关键词。而基于此,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都是追求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亚洲,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

  在演讲中,习近平强调,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封闭、融会通达,希望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辉耀表示,中国正通过自身的开放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助推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文明对话将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抬头的当下,回溯亚洲文明开放、互鉴的历史,将更加坚定开放的决心,也将凝聚亚洲的信心。”

  而面向未来,习近平就文明交流互鉴提出四点主张,其中之一便是“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他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并提到,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他继而表示,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