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倡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
(亚洲文明对话)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倡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六场平行分论坛之一,以“多彩亚洲、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15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现场签署了《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资助计划信托基金协议》,这是双方合作设立的第一个社科领域国际学术资助项目。
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致辞中表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从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的视角“多看”“多思”,在促进亚洲文明对话的进程中“多做”“多行”。
他并提出四点建议:做实人文对话,让亚洲交流之路走得更顺;做深教育对话,让亚洲教育之桥建得更牢;做细心灵对话,让亚洲青年之手拉得更紧;做好精神对话,让亚洲文明之水流得更远。要秉持“亲、诚、惠、容、通”理念,努力让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文明对话、人类文明共生发展提供亚洲方案、亚洲模式、亚洲样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李炳铉则回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强调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对人类进步、全球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的初衷不谋而合。”
他指出,国际合作成功的关键是以开放的态度和倾听的心进行对话。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探讨文化和文明多样性、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机会,希望国际社会继续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密切合作,通过教育、科学、文化等途径的沟通,在人们心中深植和平理念。
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墨普德一口标准的中文普通话惊艳全场,他曾因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而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他表示,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实证了两国交流历史之悠久,而在古印度史诗的记载中,丝和瓷在跨境贸易中传到印度社区,这一历史可能远远早于印度人对古罗马和古希腊的了解。
来自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大学的巴依汗教授则从美食角度解读丝绸之路,他列举了米饭、酒、面、香料和茶叶等种种,“这些菜谱都值得传给下一代,不仅是保护我们的历史,更是重新发现丝绸之路的价值。”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吕舟教授以福建泉州为例,“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成为多元文化汇聚之地”,他说,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甚至摩尼教等都在这里互相融合且和谐共处,体现了亚洲文明的共融共通。
分论坛现场,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田学军和教科文组织社科助理总干事诺达·阿尔纳什夫共同签署了《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资助计划信托基金协议》。这是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的第一个社科领域国际学术资助项目,中方将提供100万美元资助35岁以下各国青年学者进行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交流。
来自阿富汗、柬埔寨、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等14个亚洲国家常驻教科文组织大使齐聚分论坛,共擎多边主义旗帜。(完)
上一篇:李克强会见新加坡总统哈莉玛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