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通讯:“杨家祠”记忆深处里的杨匏安

2019-05-04 17:0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题:“杨家祠”记忆深处里的杨匏安 中新网记者 索有为 5月4日的广州阴天有雨,位于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的杨家祠却不

  中新网广州5月4日电 题:“杨家祠”记忆深处里的杨匏安

  中新网记者 索有为

  5月4日的广州阴天有雨,位于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的杨家祠却不乏游客,这个4月30日刚刚开馆的景点,每天接待市民约800人次。

  引人注目的是,在杨家祠开关馆当日,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杨匏安旧居也在杨家祠挂牌。

游客参观杨家祠时聆听义务讲解员介绍 刁定宏 摄

游客参观杨家祠时聆听义务讲解员介绍 刁定宏 摄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传播的120周年。在回望历史风云的时候,杨匏安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杨匏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是马克思主义在华南地区最早的传播者,与李大钊并列享有“北李南杨”之称。

  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历程的广东省参事室交流合作处处长莫羡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称,“五四运动”以后的1919年9月,李大钊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919年11月,杨匏安在《广东中华新报》上发表《马克思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作了比较确切的阐述。杨匏安的《马克思主义》是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的姊妹篇,因此,党史上有“北李南杨”一说。

  作为杨匏安旧居的杨家祠又名“泗濡书室”,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香山县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宗族祠。修复后的杨家祠东厢阁楼上,一盏油灯不停闪烁,复原着杨匏安挑灯工作场景。

  杨匏安在杨家祠撰写过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广东早期党团组织领导人谭平山、阮啸仙、刘尔崧等经常在此研究工作。

  莫羡春的研究表明,“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杨匏安思想起了很大的变化,毅然在广州积极投入反帝爱国斗争。从1919年5月下旬起至12月底止,他为《广东中华新报》写了八万多字介绍新文化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杨匏安在《社会主义》一文中,赞扬马克思的《资本论》为“社会主义圣典”,同时公开指出,“现在之社会状态,实劳动者奋起革命,以求改造之时期也”。

杨家祠门前的麻石板路 刁定宏 摄

杨家祠门前的麻石板路 刁定宏 摄

  1922年2月,广东青年团创办《青年周刊》,由杨匏安撰写创刊《宣言》。《宣言》公开向读者宣告:“我们最服膺马克思主义”,因为它“能把资本制度应当崩坏的纯经济的、纯机械的历程阐明”“指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的实际道路”。

  莫羡春认为,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篇短短的《宣言》已初步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国情联系起来,明确地提出中国革命除了应注重劳工运动之外,尤其注重的是农民运动,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生产的大部分都是出自农民汗血”。

  1922年3至4月间,杨匏安在《青年周刊》第3至7期连续发表长文《马克思主义浅说》,这是用白话文体通俗地、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文章,比1919年的那篇《马克思主义》写得更加深入浅出、准确鲜明。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进行了改组,在团章中规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团体’。”莫羡春说:“广东青年在党团组织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推动下,组织了‘广东社会主义讨论会’,以专讨论马克思主义及关于马克思主义各种问题以至如何应用于中国为宗旨。杨匏安的文章适应了广大青年的学习需要,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1923年春,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迁来广州后,中共三大的会务安排都在杨家祠筹备,中共三大代表瞿秋白曾住在杨家祠,并在此教唱《国际歌》被传为佳话;大革命时期,周恩来、陈延年、张太雷、苏兆征等曾在这里研究工作,开展革命活动。

  杨家祠门前的麻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晶亮。工作人员称,这条麻石板路是从地下40厘米处发掘出来的,在路上行走恰是今人踏着前人的足迹砥砺前行。(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