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风华青年正逢其时 激荡梦想重任在肩

2019-05-03 16:55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题:风华青年正逢其时 激荡梦想重任在肩——从“问答”之间看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新华网北京5月3日电 题:风华青年正逢其时 激荡梦想重任在肩——从“问答”之间看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新华网记者郭奔胜、董璐、商亮

  百年沧桑,青春激荡。

  一百年前,在五四运动中,广大爱国进步青年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了先锋作用,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洒向中华大地。一百年后,五四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熠熠生辉。

  百年来,中国青年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勇敢肩负起历史使命,与国家同进步、与人民齐奋斗。他们将五四精神融入血脉,用青春之力披荆斩棘,闯关破障。

  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站在五四百年新的历史起点,当代大学生如何理解五四精神?如何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近期,新华网记者深入全国各地100所高校对近2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直接访问其中的数百人,走进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一次次交流,一场场访谈,触摸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

  寻梦:爱国奋斗筑牢青春基点

  今年恰逢五四运动100周年。以爱国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传承到今天,如何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选择?“从自己做起,关心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形象”“要理性爱国,踏实学习,练就过硬的本领”“去基层,去一线,为国家的发展尽绵薄之力”……大学生们用思考和选择给出了坚毅回答,表达了炽热而浓烈的爱国情怀。

风华青年正逢其时 激荡梦想重任在肩

  近日,记者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采访,虽临近晚上8点,会议室里依然气氛热烈,数十位00后、90后大学生就“五四精神”“青春”“爱国”“梦想”等话题正在开展激烈讨论。他们争先恐后抢着话筒发言,表达热烈真挚,语调清脆明快。

  “社会前途与我们个人发展息息相关,但也要注意爱国的方式方法,学会正确表达爱国情绪。”00后大学生祁迪以特有的理性说。

  90后大学生于皓岩、赛达尔·阿德力、普布扎西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敢于拼搏、勇于担当,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新时代青年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时刻关注、观察、思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营造与社会的良好互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00后大学生张绪延直截了当地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问卷调查显示,94.3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热爱祖国,具有较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99.2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他们因国家进步、国际地位提升而感到自豪,94.03%的受访大学生认同“理性爱国是一种最好的爱国方式”。他们关注并思考着国家发展前途和国际前沿话题,也希望用自己的所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2012年,20岁的林文贵做出了一个令父母和同学都深感震惊的决定:参军。大好前程就在眼前,本可按部就班完成学业顺利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他却甘愿“浪费”两年时间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南省总队,期间多次参加军事演习、特战集训、抢险救灾等紧急任务。

  2015年,21岁的北京大学学生宋玺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受父辈影响,宋玺从小就对部队怀有特殊情感。小时候,她会穿着爸爸的陆战靴写作业。

  “这两年时间是我青春的一段宝贵经历,能够花两年的时间去守护一方百姓,无愧也无悔。”林文贵说。

  “当兵的经历很宝贵,这种亲身经历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并为之自豪和骄傲。”2016年12月,宋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批赴亚丁湾护航编队里唯一的女陆战队员。

  今年6月研究生毕业后,林文贵将回到自己的家乡福建做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希望尽自己所能,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说。

  今天,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充满希望,民族复兴的步伐坚实有力。当代大学生虽身处校园,也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当下及未来。采访中,学生们敞开心扉、畅想未来,他们把个人抱负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认为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是关心了解国家的最好方式。云南民族大学独龙族青年李建军说:“爱国要立足实际,要练就过硬的本领,不断提升自我,将来才能更好为家乡尽心尽力。”浙江大学学生邵晋涵表示,“毕业后,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自己的青春在火热的土地上绽放。”

  追梦:拼搏实干诠释青春姿态

风华青年正逢其时 激荡梦想重任在肩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