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江西贫困村蝶变“世外桃源” 折射中国农村变迁

2019-05-02 11:28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题:江西贫困村蝶变“世外桃源”折射中国农村变迁 作者 苏路程 李丽丹 在距江西瑞金约15公里的叶坪乡,远近闻名

  (新中国70年)江西贫困村蝶变“世外桃源” 折射中国农村变迁

  中新社江西瑞金5月2日电 题:江西贫困村蝶变“世外桃源”折射中国农村变迁

  作者 苏路程 李丽丹

  在距江西瑞金约15公里的叶坪乡,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点华屋村坐落于绿水青山中,仿若世外桃源。

 

  华屋村又叫红军村,因17棵“信念树”的历史故事和巨大的农村变迁而为人所知。

  群山怀抱的华屋村前,一条小溪潺潺流过。走进村庄,一栋栋新式三层小洋楼鳞次栉比,一路之隔的一间间饱经风霜的破旧土坯房也静静伫立。新旧对比,见证了华屋村的巨变。

  “共和国摇篮”江西瑞金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由于战争创伤、资源匮乏等原因,像华屋一样的许多村庄曾贫困程度极深。

  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以前,华屋全村共有119户462人,贫困人员59户212人,约占总户数的49.6%,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仅2000元人民币左右。

  “第一次进华屋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当时是下雨过后,我穿凉鞋,脚拔起来,鞋直接就陷进淤泥里。”曾驻村华屋的官员黄娜回忆,当时很多家庭都是土灶台、破铁锅、旧板床。

  “以前,家里唯一的电器可能就是手电筒。”今年85岁的烈士后代华崇祁感慨道,从前穷困窘迫的生活,如今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时常提起的话题。

  跟随华崇祁的脚步踏进老屋,仿佛时空穿梭回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烽火岁月,斑驳的墙壁诉说着当年的艰辛。

  华崇祁指着一处三间半大小的土坯房说,“这是我的老房子,空间太小,家里人多住不下,那时候每到过年,在外务工的儿女只能轮流回来”。

  2012年,中国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构建了包括瑞金在内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顶层设计。

  缘于这阵“春风”,昔日的“穷窝窝”华屋面貌焕然一新。

  错落有致的新房代替了透风漏雨的土坯房,清洁纯净的自来水代替了浑浊的土井水,明亮的电灯代替了黯淡的煤油灯……

  外部环境的变化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他们充分挖掘周边青山绿水的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景点、种植经济作物、发展民宿乡村旅游。

  漫步旅游栈道,令人心旷神怡。“仅今年就接待国内外游客230多批1.1万余人次,带动村民实现户均增收3万多元。”瑞金市叶坪乡党委书记王春华说。

  华屋的“蝶变”折射了中国农村的巨变。

  距离华屋不远的山岐村原本是个“空壳村”。近些年,山岐村发展农业,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短短几年间,山岐村面貌焕然一新,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原来几乎为零变为每年约80万元。

  事实上,除村容村貌、基础设施改变外,最重要的还在于村民思想的变化。

  华水林原是华屋村里的贫困户,在政策及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他承包了家门口的8亩大棚,种植时蔬和水果,并依靠邮政电商销往各地,仅一年时间,就走上脱贫之路。

  “以前都要自己开三轮车到集市去卖菜,现在加入网络电商之后,有专车上门送菜,十分方便。”

  如今,销售渠道畅通了,华水林还带动村里其他几家贫困户共同加入网络电商,将家门口的蔬菜瓜果,卖往外地。

  傍晚时分,村里的路灯亮了起来,广播里响起了喜庆的音乐,广场上开始热闹起来。79岁的杨玉英每天晚饭过后都会出来散步,“现在的生活好了,连我都感觉越活越年轻了。”

  “如今,在瑞金像华屋一样的村庄越来越多。”王春华说。(完)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