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中国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2019-04-28 04:17 来源:互联网 编辑:运营003
摘要: 
①李先鸿,48岁,驾驶员,在川藏公路上有着20年的驾驶经历。” 交通所带来的便利,不光让脱贫路上的巴登看到了希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4月21日下午1时15分,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甘孜公路温泉养护段,养护队长高小军正带领着工友在路边挖一条排水坑道。刚才还晴空万里,忽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骤起,山坳间大雪纷飞。这样的天气并没有让高小军和工友们停下手头的工作。不到半个小时,天气又立刻转晴,阳光普照。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①李先鸿,48岁,驾驶员,在川藏公路上有着20年的驾驶经历。多年的跑车经验让他对这条线有了感情,他能够清楚地说出川藏公路所经过的每一条隧道和桥梁。他说:“是川藏公路养活了我们一家子。”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②李尼玛(图左),49岁;德切巴姆,40岁。夫妻二人同为松茸产业园的技术工人,两个孩子都在读高中。他们每天负责各种菌类的培育、加工,两人每年可以有6万多元的收入。他们说:“通过川藏公路,可以把这些菌类送往世界各地。”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③泽桑,25岁,两个孩子的母亲。2018年,山东寿光的一家蔬菜公司来到巴塘县投资建厂,一直在家务农的泽桑应聘成功,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她说:“通过川藏公路,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也能品尝到什么是真正的高原蔬菜。”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④刘万莉(图左),47岁;雷远程,45岁。1998年,夫妻俩举债8万元开了个农家乐,刘万莉负责接待,雷远程负责后厨。如今他们每年的收入稳定在20万元左右。妻子刘万莉说:“没有川藏公路持续不断的升级改造,就没有我俩的今天。”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⑤泽仁拥忠(图中)和她的学生。作为当地人,1991年出生的泽仁拥忠大学毕业后回到这里成为了一名藏文老师。她说:“川藏公路不光是一条路,更像一条连接外界的纽带,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⑥陈颖,40岁,甘孜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自幼在甘孜长大的陈颖,2018年博士毕业后,选择回到甘孜州,继续从事包虫病的研究工作。他说:“川藏公路打通了医生和患者的联系,提高了我们筛查和治愈的效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⑦布珠(图左),54岁;甲它,53岁。2007年,兄弟俩把318国道旁的房子改造成了一家骑行驿站。在兄弟俩的印象中,318国道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改造。甲它说:“路况好了,骑行的人数明显比以前多了,每年暑假,家里的客房都不够住。”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⑧刘诗涛,29岁,雅康高速公路交警。2018年12月31日,雅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刘诗涛便成为了这条高速公路上的第一批交警。刘诗涛说:“守好雅康高速,就是守好内地进入藏区的经济大动脉。”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⑨易地搬迁村民。2017年,巴塘县地巫乡三个偏远贫困村的农牧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紧邻川藏公路的桃源地坞村。为了帮助村民脱贫,当地政府还在各家房顶上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4月20日,川藏线巴塘段,护路工正在画导流线。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4月21日午饭时间,甘孜公路温泉养护段的护路工在路边用牛粪架起火堆取暖热饭。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4月21日,甘孜公路温泉养护段的护路工在川藏公路上巡线。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4月21日,一名工人正在金沙江钢架大桥上施工。这座大桥是川藏的分界线,去年10月,金沙江一侧的山体滑坡,主河道被堵形成堰塞湖,金沙江大桥遭到严重损坏。现在的这座大桥是去年12月5日灾后抢建而成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4月18日,修建中的雅康高速公路延伸线,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

[ 编辑: 运营BX01 ]

中国金融领域第一媒体

更多服务
友情链接

京ICP备11011451号-1

举报热线:(010)12377

举报邮箱:xinhua_ljzjr#ljzjr.cn(#替换@)

合作QQ:1447260813

中国金融时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 2018 ljzjr.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