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幕后服务故事:高级别会议衔接最快“三分半”
国家会议中心服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制定了100多个服务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
高级别会议衔接翻场最快“三分半”
服务人员演示标准化服务。
3D打印雕塑“丝路光影”。
“鱼跃龙门通四海”糖艺摆台。
“共建双赢阁”摆台。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家会议中心为高峰论坛开幕式、企业家大会、12场分论坛、高级别会议提供服务保障。昨日,新京报记者探访国家会议中心,了解“北京服务”的幕后故事。据介绍,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国家会议中心制定了100多个服务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开展了50多次内部桌面推演、分场景演练、应急预案演练,工程部完成19项工程维修改造、2万多个专项排查,甚至要求大会堂的吊杆上“不落下一根头发”。
开展50多次内部演练
据介绍,服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国家会议中心的全部会议区、展览区、部分配套酒店都投入使用,为与会代表、媒体记者、工作人员、保障人员等提供会议、餐饮、住宿等服务保障。
“尽管已有服务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高端国事活动的服务保障经验,我们此次仍然以‘空杯心态’投入到工作中。”运营部副经理顾博文说,筹备过程中,国家会议中心制定了100多个服务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开展了50多次内部桌面推演、分场景演练、应急预案演练。工程部完成了19项工程维修改造、2万多个专项排查,甚至要求大会堂的吊杆上“不落下一根头发”。
斟茶需事先了解客人的喝茶习惯
国家会议中心四层大会堂A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会场,包含2101个坐席。运营部副经理顾博文介绍,开幕式结束后有15分钟茶歇,紧接着高级别会议也将在大会堂A举行。工作人员根据参会人员的不同调整元首区的坐椅数量和位置,“抢翻场”仅用时三分半。上午会议结束后,工作人员“全场翻台”只用了20分钟。“为此,我们前期至少进行了30次彩排,但彩排时是空场,现实中会有一些参会代表没有离席,我们要组织大家在不影响代表的情况下提高效率。”
记者注意到,代表桌子上摆放有水、大会用纸、同声传译频道卡、铅笔、橡皮等。顾博文说,水杯、矿泉水等物品,无论之前是否用过,翻台时会全部换新,同声传译耳机线也会重新缠上,确保恢复最初状态。“能服务到这么高级别的会议,大家工作起来有点亢奋,我们两次翻台实际所用时间都比排练要快。”
在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有严格的标准。就拿倒茶来说,调制、斟茶都有“讲究”,需事先了解客人的喝茶习惯,如茶叶种类、水温,不同的茶叶在冲泡的水量上也有严格的规定。
亮点1
3D打印装饰融入丝路元素
栩栩如生的骆驼、充满古韵的花纹、行云流水的线条……会场外的走廊上,3D打印雕塑“丝路光影”构思巧妙、充满科技感,也饱含了中国文化。
谈到创作灵感,国家会议中心运营团队负责人周蓉说,一提到“丝绸之路”,大家总会首先想到牵着骆驼的商人,带着茶叶或者丝绸穿越茫茫沙漠,去远方交换商品。雕塑设计经过5次调整和修改,最终融入了驼铃、商队等元素,花纹采用了隋唐时期的宝相花,寓意富有珍贵。莫比乌斯环的环形设计,象征了“一带一路”的合作成果将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周蓉说,当时效果图的制作非常繁复,需要对会场建模、进行灯光模拟、还原现场灯光、材质贴图、利用摄像机视角渲染参数、对画面进行后期加工等,设计加制作共用时3个多月。最终雕塑通过3D技术一次成型,呈现出独特新颖的效果。
亮点2
锦鲤配帆船寓意扬帆起航
为让参会代表和媒体记者吃出新意,国家会议中心餐饮团队制定各类自助菜单69套,茶歇菜单41套,外带餐包菜单7套。茶歇小吃既有国际范儿,也有中国风,其中“梅花水晶包”、“伏特加鳕鱼盏”、罗马盾牌酥饼、桂花普洱茶冻等十分“抢手”。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