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可可西里新一代“保护神”:把生命交给对方
中新社可可西里4月27日电 题:青海可可西里新一代“保护神”:把生命交给对方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每次进山,大家都把生命交给对方,”背靠可可西里,30岁的龙周才加说,“心往一处想,可能这就是可可西里精神。”
日前,中新社记者探访中国面积最大、全球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20世纪90年代,曾因大规模盗猎、盗采,“美丽少女”可可西里引发世界关注。
而通过以杰桑·索南达杰为代表的可可西里“保护神”们艰苦卓绝的努力,如今,青海省西部的青藏公路上,载货卡车虽往来奔驰,但路两侧,与荒凉生态“同色系”的藏羚羊、藏野驴正悠闲嬉戏,这里终成名副其实的“高原野生动物王国”。
“我最怕别人问我,最危险的经历是哪次,其实每次进山都危险,谈不上哪次最危险,”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外设的索南达杰保护站副站长龙周才加说,“晚上睡帐篷里,都能听见棕熊和狼的脚步声。”
几年前,可可西里巡山队员返回途中,车陷沼泽。龙周才加说,“他们连吃的也没了,局里连续派了三批救援队,几乎24小时都在挖车,边挖边走。”
“别人可能会说,我们走不了,没办法了,”在龙周才加看来,这班兄弟最大不同是,“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进去,得把吃的给到他们手里。哪怕自己也会出不来。”
走进海拔4479米的索南达杰保护站会客室,墙上挂着社会人士所赠的“高原卫士”“英雄保护站”牌匾(锦旗),三四名“90后”保护队员正分食用前日晚餐剩余米饭熬成的白粥。
在城市长大的“90后”女生薛亚茜是首位进入保护站的女队员,是保护站的“站花”。
“来可可西里之前,我以为这里有很多动物,挺美的,”薛亚茜说,“但到了可可西里沱沱河保护站,最接受不了一个月不能洗澡……往后,洗澡不成问题,吃水、用电都是问题。”
“但听老队员们讲巡山经历,他们啃干馍馍,吃冰雪,甚至为了不破坏植被,压着老的车辙印走,还会陷车,挖了陷,陷了挖。”薛亚茜说,“这么一比较,感觉自己幸福多了。”
“90后”男队员邓海平难忘在沱沱河保护站的坚守经历。“那年过年,我跟队员在站上值班,电视接收器坏了,就借了张动画片《熊出没》的光盘,看了不知多少遍,看不了春节联欢晚会,就听《春节序曲》。”
“一次去巡护,一辆卡车把我撞飞了,还没落地,另一辆越野车又把我撞了,手直接插进越野车引擎盖里。”邓海平说,“谁的父母都会把自己儿女当成宝,出事时,手机一直关机,能走路了,才敢去见母亲。”
除了日常巡护,龙周才加说,站上还承担志愿者接待、野生动物救护、科普宣教等工作,即将到来的夏季,是站上最繁忙的时候。
龙周才加说:“其实到外面我也可以干很多工作,但已离不开了。”(完)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