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一器”背后的“硬核”底气
原子能院见证我国核工业从零起步的历史
“一堆一器”背后的“硬核”底气
4月17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所所长陈东风向采访的记者们介绍相关设备。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供图
离北京核心区40多公里的西南郊,有一座因核兴建的新镇,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二部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就坐落在这里。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7位曾在这里建立功勋。
这是一种骄傲的存在。原子能院建成后,以第一座反应堆和第一台加速器的建成为标志,新中国进入原子能时代。以此为基础,原子能院在我国“两弹一艇”研制攻关中作出历史性贡献,被誉为我国核工业的“摇篮”和“老母鸡”。
走进原子能院工作区,一块巨大的绿色磁铁十分引人注意,这是我国第一台加速器的主磁铁,穿过钱三强先生、王淦昌先生铜像所在的一片葱翠树林,与之东西遥遥相望的是一座古朴的红色反应堆大楼,这是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一堆一器”见证我国核工业从零起步的历史,也是我国“硬核”的底气开端。
核工业从零起步
核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反应堆、加速器等重大设施。当今世界,核科技水平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在反应堆、加速器的先进程度。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核工业可谓“一穷二白”,不光缺乏研究人员,连回旋加速器、核反应堆等必要的设备也是一样没有。没有基础设备,研究无从开展。时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的钱三强提出,要发展核工业,必须从基础科研抓起。
自1955年,国家作出发展中国核工业的战略决策之后,我国关于核的基础科研就系统性地开始了。当年10月,中央批准兴建一座原子能科学研究新基地,也就是后来的原子能院,将“一堆一器”建在这个基地中。
中国核工业集团首席专家张天爵介绍,1955年,我国从苏联引进了一座7000千瓦的重水型实验性反应堆和一台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一堆一器”的建造逐渐步入了正轨。“当时大家都很兴奋,苏联老大哥来帮忙,那肯定是拼命学和干啊,很多人吃住都在工地上,入迷了。”
1958年6月,喜报传来: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第一次得到质子束并且到达内靶;紧接着,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首次达临界。9月27日,我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正式移交生产。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验收委员会主任聂荣臻在移交簿上签字验收。
“一堆一器”的建成意义重大,从此,中国核工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当时说,这标志着原子能科学技术在我国已经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人民日报》以“大家来办原子能科学”为题刊发社论,当时的邮电部也专门发行纪念邮票。
从“一堆一器”走来
“一堆一器”建成后,我国核科学研究的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有了显著提升,一批批核科研人才也慢慢培养起来了。原子能院研究员张兴治说,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之后,国内专家也有了一定底气,自己承担继续运行和维修回旋加速器、反应堆的工作。
张兴治陪伴第一台回旋加速器23年,直至1984年,第一台回旋加速器退役。其间,为了完成国家不同时期的研制任务,他和团队数次改进、提升了加速器的性能,直至无可改进。面对熟悉的“老朋友”,张兴治伸出手比划,仿佛面前就是加速器的操作台,操作台上的几百个开关,现在他还记得清清楚楚。
1961年,25岁的张兴治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来到了原子能院,参与回旋加速器的运行和维修。两年后,研究员张文惠也来了,参与重水堆的运行和维修。“一堆一器”所需的专业知识庞大且复杂,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无所适从,很多与“一堆一器”相关的专业知识都要从头学起。
张文惠说,他真正“吃透”第一座重水堆用了20年,直至对重水堆的设备、系统、操作、管理等方面都做到“了如指掌”。后来,第一座重水堆因设备老化面临技术改造,都是张文惠和同事直接上手。“这个堆前前后后运行了50年,对它,我比对自己的身体还熟悉。”重水堆运行期间,张文惠和同事对它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技术改进,改善了堆的可运行性能、安全性,扩大了反应堆的用途,实现了“一堆多用”目标。
上一篇:七成受访者感觉父母过于强势
下一篇:中国城乡居民阅读情况差异明显
中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