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零售:始于溯源,滞于溯源
声明: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锌链接(ID:xinlianjie-)作者:陈海宁,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零售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领域。从计划经济的粮票,到产能不足时代的百货商店,到多品牌强渠道的零售平台,再到新零售,零售业的中心逐渐向“人”转移。
新零售是效率的革命,其本质是新技术驱动“人、货、场”的关系重组,提高消费者的黏性,加快货的流转,减少库存,增加“场”的人效或坪效。
而区块链被视作“生产关系工具”,能把主权归还消费者,寄予了“从商业模式上变革零售业”、重构“人货场”关系的厚望。
零售商早已关注区块链,沃尔玛、亚马逊、家乐福、京东、苏宁等均已有零售区块链应用落地。锌链接获知,沃尔玛或将在中国市场开始规模化应用区块链溯源系统。
根据IBM在 2018 年发布的《消费品行业与区块链执行报告》,70%的消费品行业受访企业表示希望在未来三年建立区块链生产网络。
新零售尚早,区块链零售雏形初现
今年 5 月 31 日,位于苏州市昆山吾悦广场的盒马鲜生门店关店,这是盒马鲜生开业以来首次关店。盒马鲜生CEO侯毅在《 2019 年,填坑之战》演讲中表示,新零售参与者必须要回归零售本质,弄清楚新零售到底是什么,填坑新零售。
两年多以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概念,同一天,雷军在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同样提出了“新零售”,随后京东与腾讯也开始布局。
这种“不约而同”说明新零售实际的出现远远早于概念的提出。一般而言,新技术给零售业带来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当它完成量的累积,就会给商业模式带来“质的变化”。新零售提出的节点,或许就是质变的开始。
而后,市场对新零售的探索呈多元态势,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新零售”。阿里巴巴的盒马鲜生,永辉的超级物种,无人货架如猩便利、便利蜂等,无人便利店如亚马逊的Amazon GO、缤果盒子等。至今为止,也没有哪种模式是被验证为成功的新零售。
新零售跌跌撞撞近三年,至今仍在摸索。他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解决方案。而业内所谓的“区块链零售”,目前也只是停留在技术探索阶段。
区块链+零售:始于溯源,不止溯源
在零售业众多的区块链应用中,商品溯源是落地最广的一项,可以说,几乎所有零售商的区块链应用都绕不开商品溯源。
1)零售商列队进军“商品溯源”
如今,假冒伪劣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瞠目结舌。小商品造假门槛低,成本可控,最终遭殃的是广大消费者,选来选去,买回家的却是有问题的商品。新零售的发展,必将先解决这类难题。
商品溯源的一大应用是防伪,平台方获得供应链条上生产、运输、存储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消费者通过扫码等方式获得溯源信息。消费者认可了数据的真实性,对平台的黏性也会增大。
京东早在 2017 年便推出区块链溯源平台。据京东区块链应用产品负责人文婧介绍,截止今年 2 月,京东已有 700 余家品牌商接入京东全球区块链品质溯源计划, 5 万个以上商品实现消费者扫码查询溯源信息,已累计超 13 亿条上链数据,逾 280 万次售后用户访问查询,覆盖了生鲜、农业、跨境溯源等十多个品类场景。
去年“6.18”期间,苏宁易购在线上商城与线下门店启用区块链商品溯源系统,用户在购买商品后,只要扫描产品上的溯源码,即可快速查询产品信息。
沃尔玛区块链可追溯项目经理谢卓林告诉锌链接,沃尔玛自 2016 年起在中、美两地利用区块链进行食品溯源的试点项目。
2)供应链溯源的可信数据共享
5 月 30 日,公众号“儿不说”发表《取证 285 天,我把网易考拉给告了》的文章,称其在网易考拉购买了植村秀“假货”洁颜油。随后,网易考拉官方回应否认售假,称其渠道商品均为正品。
这不是网易考拉第一次卷入“假货罗生门”,其此前曾相继被指“销售伪冒雅诗兰黛、加拿大鹅产品”。
在一系列假货罗生门中,网易考拉均无法自证清白。究其根本,这是由跨境供应链管理不当造成,网易考拉缺乏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把控力,信息也不透明。
中国观察